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化学纤维工业论文--合成纤维论文

聚酰亚胺静电纺丝及其复合质子交换膜、碳化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引言第13页
   ·聚酰亚胺概述第13-16页
     ·聚酰亚胺第13-14页
     ·聚酰亚胺的性能第14-15页
     ·可溶性聚酰亚胺第15-16页
   ·静电纺丝工艺第16-20页
     ·静电纺丝原理及其发展第16-17页
     ·静电纺丝纤维成型第17-18页
       ·射流的稳定部分第17页
       ·射流的不稳定部分第17-18页
     ·静电纺丝的影响因素第18-20页
       ·溶液性质第18-19页
       ·操作因素第19-20页
   ·聚酰亚胺静电纺丝的研究进展第20-23页
     ·静电纺制备PI材料开端第20-21页
     ·有序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第21-22页
     ·PI电纺纤维为先驱体的碳纤维材料第22页
     ·电纺制备PI纳米复合材料第22-23页
   ·聚酰亚胺静电纺丝的潜在应用第23-24页
     ·聚酰亚胺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第23-24页
     ·纳米碳材料的应用第24页
   ·本文研究的设想和主要内容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29页
第二章 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静电纺丝工艺第29-46页
   ·引言第29-30页
   ·实验部分第30-33页
     ·实验原料第30页
     ·二胺单体及可溶性聚酰业胺的合成第30-31页
     ·聚酰亚胺水平静电纺丝正交实验第31-32页
     ·垂直转辊有序收集和加入多壁碳纳米管的静电纺丝工艺第32页
     ·表征及性能测试第32-33页
   ·结果与讨论第33-44页
     ·二胺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第33-35页
     ·聚酰亚胺静电纺丝工艺第35-40页
       ·溶液浓度对PI纤维直径的影响第35-37页
       ·推进速度对PI纤维直径的影响第37页
       ·电场强度对PI纤维直径的影响第37-38页
       ·接收距离对PI纤维直径的影响第38-39页
       ·盐及表面活性剂对PI纤维直径的影响第39页
       ·最佳工艺参数及XRD和力学性能分析第39-40页
     ·转辊收集和MWCNTs对PI纳米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第40-44页
       ·转辊收集的聚酰亚胺纤网形态第40-42页
       ·PI纳米纤维膜XRD分析第42-43页
       ·转辊接收的PI纳米膜材料的力学性能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第三章 基于PI纳米纤维膜的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第46-59页
   ·引言第46页
   ·实验部分第46-50页
     ·实验原料第46页
     ·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第46-48页
       ·纳米SiO_2/PI静电纺丝制备复合膜第47-48页
       ·PI静电纺丝膜复合SiO2制备复合膜第48页
     ·分析测试第48-50页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48页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第48页
       ·质子传导率测试第48-49页
       ·材料吸水保水率、吸水膨胀率测试第49页
       ·恒温恒湿箱内低湿度下材料质子传导率测试第49页
       ·材料物理化学吸水率测试第49-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56页
     ·SiO_2杂化PI纳米膜的形态第50-52页
     ·材料力学性能分析第52页
     ·不同温度下的质子传导率测试第52-53页
     ·材料吸水保率、吸水膨胀率测试第53-54页
     ·低湿度下材料质子传导率测试第54-56页
     ·材料物理化学吸水率测试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第四章 聚酰亚胺碳化膜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59-71页
   ·引言第59页
   ·实验部分第59-61页
     ·实验原料第59-60页
     ·含不同量乙酰丙酮和铁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第60页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碳化工艺第60页
     ·分析测试第60-61页
       ·碳产率的测量第60页
       ·扫描电镜观察碳化前后纤网的形态变化第60页
       ·碳化前后材料力学性能第60页
       ·碳化膜的XRD分析第60-61页
       ·碳化膜的红外光谱分析第61页
       ·拉曼光谱分析第61页
       ·比表面积测试第61页
       ·电导率测试第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69页
     ·不同含量AAI的PI碳化膜碳产率第61页
     ·碳化后纤维膜的形态第61-63页
     ·碳化前后纤维膜的力学性能第63-64页
     ·碳化膜红外光谱分析第64页
     ·碳化膜XRD测试分析第64-65页
     ·碳化膜的拉曼光谱测试第65-67页
     ·比表面积测试第67-68页
     ·电导率测试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全文总结第71-72页
   ·聚酰亚胺静电纺丝研究展望第72-73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74页
附录2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静电纺聚氨酯/单壁碳纳米管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PS/PP共混熔纺中分散相的形变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