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引言 | 第9页 |
·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 | 第9-15页 |
·产业集群的简述 | 第9-11页 |
·产业集群的特征 | 第11-13页 |
·产业集群的优势 | 第13-15页 |
·国内外产业集群演进的理论研究 | 第15-19页 |
·国外的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国内的研究动态 | 第17-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 第19-23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创新点 | 第21-23页 |
2 理论概述 | 第23-33页 |
·共生演化理论研究概述 | 第23-24页 |
·共生演化的形成与涵义 | 第23页 |
·共生演化的特征 | 第23-24页 |
·自组织理论研究概述 | 第24-28页 |
·自组织理论的形成 | 第24-25页 |
·自组织的特征 | 第25-27页 |
·产业集群演化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 第27页 |
·产业集群演化的自组织特征 | 第27-28页 |
·竞合关系理论的研究概述 | 第28-31页 |
·竞争行为与竞争导向 | 第28-29页 |
·合作行为与合作导向 | 第29页 |
·竞合行为 | 第29-30页 |
·集群内企业间竞合的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企业竞合对集群的作用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Logistic共生演化模型 | 第33-53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Logistic模型的不足 | 第34-37页 |
·传统Logistic模型 | 第34-36页 |
·传统Logistic模型的不足 | 第36-37页 |
·Logistic模型的改进 | 第37-47页 |
·密度制约函数 | 第37页 |
·随时间变动因子f(t) | 第37-38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38-39页 |
·主成分分析模型 | 第39-40页 |
·主成分分析的应用 | 第40-44页 |
·改进的Logistic模型 | 第44-45页 |
·改进的Logistic模型的优势 | 第45-46页 |
·产业集群中n个企业的共生关系 | 第46-47页 |
·集群企业共生演化的实证分析 | 第47-52页 |
·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 第47-48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基于生态学的产业集群竞合关系分析 | 第53-63页 |
·引言 | 第53页 |
·产业集群生态位与竞合效应 | 第53-57页 |
·产业集群生态位 | 第53-54页 |
·传统产业竞争和生态位 | 第54-55页 |
·现代企业竞争合作和企业的生态位 | 第55页 |
·合作竞争的模式 | 第55-57页 |
·产业集群竞合模型 | 第57-61页 |
·模型假设 | 第58页 |
·建立模型 | 第58-59页 |
·模型分析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5 产业集群的结构优化 | 第63-70页 |
·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机理 | 第63-64页 |
·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第63页 |
·产业集群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的组织形式 | 第63-64页 |
·产业集群对产业组织优化的实现机制-基于SCP范式的分析 | 第64-66页 |
·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和组织优化目标的实现 | 第66-69页 |
·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组织优化 | 第66-67页 |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与集群可持续发展 | 第67-68页 |
·产业集群的规避风险与持续发展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主要工作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录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