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危险驾驶行为概述 | 第7-16页 |
第一节 概念 | 第7页 |
第二节 危险驾驶的种类 | 第7-11页 |
一、醉酒驾驶行为 | 第8-9页 |
二、追逐竞驶 | 第9-10页 |
三、严重超载以及明知车况达不到上路驾驶条件而执意驾驶车辆的行为#5 | 第10-11页 |
四、其他情形 | 第11页 |
第三节 近年来危险驾驶案件回顾 | 第11-14页 |
一、甘肃正宁校车事故案 | 第11页 |
二、杭州飙车案 | 第11-12页 |
三、成都孙伟铭醉酒驾车案 | 第12-14页 |
第四节 频发的原因 | 第14-16页 |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14页 |
二、驾驶人安全意识淡薄 | 第14页 |
三、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危险驾驶罪犯罪构成问题研究 | 第16-19页 |
第一节 危险驾驶罪的主体 | 第16页 |
第二节 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危险驾驶罪的客观方面 | 第17-18页 |
第四节 危险驾驶罪的客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危险驾驶罪司法适用的若干问题 | 第19-26页 |
第一节 危险驾驶罪相关构成要素问题研究 | 第19-23页 |
一、“道路”的司法认定 | 第19-20页 |
二、“醉酒驾驶”的司法认定 | 第20-21页 |
三、“情节恶劣”的司法认定 | 第21-22页 |
四、罚金数额的确定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危险驾驶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别 | 第23-26页 |
一、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 | 第23-24页 |
二、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危险驾驶罪的思考 | 第26-29页 |
第一节 危险驾驶行为的范围需要拓宽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情节恶劣”的入罪标准需要细化 | 第27页 |
第三节 需适当增加处罚力度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