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前言 | 第12-27页 |
·我国天然橡胶事业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橡胶树概述和分类 | 第12页 |
·天然橡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工业原料 | 第12-13页 |
·我国迫切需要大幅度提高橡胶单产 | 第13页 |
·大幅提高橡胶单产在客观上是可行的 | 第13页 |
·橡胶树产胶的生理基础 | 第13-17页 |
·胶乳的基本属性 | 第13-14页 |
·胶乳的主要成分 | 第14页 |
·橡胶树的产胶细胞——乳管 | 第14-16页 |
·橡胶烃生物合成途径 | 第16-17页 |
·影响橡胶树胶乳产量的主要因子 | 第17页 |
·橡胶树已克隆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橡胶烃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克隆 | 第17-19页 |
·其它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19-20页 |
·胶乳再生调控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碳水化合物供给与分解代谢调控 | 第21-22页 |
·橡胶烃生物合成的调控 | 第22页 |
·能量供给和腺苷合成的调控 | 第22-23页 |
·黄色体在胞质pH值稳态中的调控作用 | 第23页 |
·未开割橡胶树是研究胶乳再生机制的理想材料 | 第23-24页 |
·cDNA-AFLP技术是高通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有效途径 | 第24-25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6-27页 |
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7-28页 |
·植物材料 | 第27页 |
·质粒与菌株 | 第27页 |
·分子生物学试剂盒 | 第27页 |
·生化试剂 | 第27-28页 |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8-44页 |
·胶乳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 第28-30页 |
·胶乳的采集 | 第28页 |
·胶乳总R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胶乳总RNA的质量检测 | 第29-30页 |
·胶乳总RNA浓度和纯度测定 | 第29页 |
·胶乳总RNA完整性检测 | 第29-30页 |
·半定量RT-PCR调整胶乳总RNA用量 | 第30-31页 |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 第30页 |
·半定量RT-PCR调整模板 | 第30-31页 |
·mRNA的纯化 | 第31-32页 |
·双链cDNA的合成 | 第32-34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32-33页 |
·cDNA第二链的合成和质量检测 | 第33页 |
·cDNA双链的纯化 | 第33-34页 |
·cDNA样品的酶切和接头的连接 | 第34页 |
·cDNA样品的双酶切 | 第34页 |
·酶切片段的加接头反应 | 第34页 |
·cDNA片段的预扩增 | 第34-35页 |
·选择性PCR扩增 | 第35-36页 |
·转录本衍生片段(Transcript-derived fragments,TDFs)的分离 | 第36-38页 |
·胶板的制备 | 第36-37页 |
·电泳 | 第37页 |
·银染程序 | 第37-38页 |
·差异表达的TDF片段(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TDFs,DE-TDFs)的获取、纯化、克隆和测序 | 第38-40页 |
·DE-TDFs的获取 | 第38页 |
·DE-TDFs的纯化 | 第38-39页 |
·DE-TDFs的再扩增 | 第38页 |
·目的条带的回收 | 第38-39页 |
·DE-TDFs的克隆 | 第39-40页 |
·菌落PCR鉴定阳性克隆和测序 | 第40页 |
·银染cDNA-AFLP技术的有效性检测 | 第40-41页 |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 第41页 |
·调整模板量 | 第41页 |
·表达模式分析 | 第41页 |
·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分析候选DE-TDFs的表达模式 | 第41-44页 |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 第43页 |
·检测qRT-PCR引物特异性 | 第43-44页 |
·制作qRT-PCR引物标准曲线 | 第44页 |
·候选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4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4-73页 |
·未开割橡胶树胶乳总RNA样品的纯度和完整性检测 | 第44-45页 |
·胶乳总RNA的OD值测定 | 第44-45页 |
·胶乳总RNA的甲醛变性凝胶电泳检测 | 第45页 |
·cDNA-AFLP银染分析 | 第45-48页 |
·模板的制备 | 第45-47页 |
·双链cDNA合成的质量检测 | 第45-46页 |
·预扩增PCR质量检测 | 第46-47页 |
·转录衍生片段(Transcript Derived Fragments,TDFs)的分离 | 第47-48页 |
·差异表达TDFs(Different Expressed of Transcript Derived Fragments,DE-TDFs)的筛选 | 第48页 |
·DE-TDFs的同源注释和聚类整理 | 第48-49页 |
·序列预处理与同源注释 | 第48-49页 |
·冗余DE-TDFs的聚类整理 | 第49页 |
·非冗余DE-TDFs的功能分类统计分析 | 第49-52页 |
·DE-TDFs功能分类初步统计 | 第49-51页 |
·功能分类明确DE-TDFs的统计 | 第51页 |
·DE-TDF主要功能类别分析 | 第51-52页 |
·非冗余DE-TDF同源注释和分类汇总表 | 第52-64页 |
·银染cDNA-AFLP技术的有效性分析 | 第64-66页 |
·胶乳再生相关部分候选DE-TDFs表达模式的qRT-PCR分析 | 第66-73页 |
·选取胶乳再生相关的部分候选DE-TDFs | 第66-67页 |
·qRT-PCR分析结果 | 第67-73页 |
5 讨论与结论 | 第73-78页 |
·讨论 | 第73-77页 |
·cDNA-AFLP技术是橡胶树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的一种有效手段 | 第73-74页 |
·受割胶调控的基因涉及多个功能类别 | 第74-75页 |
·参与胶乳再生的几个关键代谢途径 | 第75-76页 |
·研究中出现的研究技术问题 | 第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作者在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86-87页 |
附录一:有关试剂的配制 | 第87-90页 |
附录二:缩略词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