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图表目录 | 第17-18页 |
0. 绪论 | 第18-28页 |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 第18-20页 |
·基本框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体系 | 第20-24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研究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第26-28页 |
总论 | 第28-112页 |
1. 中小企业融资特征及其经济学分析 | 第30-68页 |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和经济学分析 | 第30-52页 |
·中小企业的界定和划分 | 第30-40页 |
·中小企业产生和存在的理论基础 | 第40-45页 |
·中小企业的经济学分析 | 第45-52页 |
·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融资行为分析 | 第52-68页 |
·中小企业融资的内核与融资行为 | 第52-56页 |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融资中的特殊变量及信贷配给的产生 | 第56-60页 |
·我国的中小企业资金状况及其融资现状 | 第60-68页 |
2. 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和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68-93页 |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相关综述:原因和对策 | 第68-75页 |
·理论综述:关于信贷配给的研究——资本缺口理论、信贷融资缺口理论等 | 第68-70页 |
·研究综述: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对策研究 | 第70-75页 |
·信贷配给与信贷市场均衡 | 第75-85页 |
·信贷配给的微观市场均衡理论 | 第75-80页 |
·中小企业融资的局部均衡分析 | 第80-85页 |
·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体系与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 第85-93页 |
·信贷配给条件下的银企关系 | 第85-91页 |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体系中的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融资 | 第91-93页 |
3. 商业银行体系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93-112页 |
·关于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93-102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提出 | 第93-95页 |
·信息不对称的典型行为研究 | 第95-98页 |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危害 | 第98-102页 |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逆选择模型 | 第102-112页 |
·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代理机制:逆选择理论 | 第102-103页 |
·委托代理关系和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结合:逆选择的发生机制与不完美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 | 第103-112页 |
分论 | 第112-132页 |
4. 基于逆选择机制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一个信息经济学理论模型 | 第114-121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114-115页 |
·模型变量的设定和选取 | 第114页 |
·基本的模型构建 | 第114-115页 |
·完全信息下的合同设定和分析 | 第115-117页 |
·完全信息下的模型建立 | 第115页 |
·完全信息下的合同和选择结果 | 第115-116页 |
·完全信息下的合同效率分析 | 第116-117页 |
·信息不对称下的合同设定和分析 | 第117-121页 |
·信启不对称下的合同设定 | 第117页 |
·信息不对称的逆选择机制和结果 | 第117-120页 |
·信息不对称下合同的效率分析 | 第120-121页 |
5. 商业银行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化解:实证分析 | 第121-132页 |
·现行商业银行体系现状与委托人的差异化 | 第121-126页 |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地位和作用:较强的信贷配给倾向 | 第123页 |
·中小商业银行(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23-125页 |
·政策性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25-126页 |
·现有商业银行体系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的模型实证检验 | 第126-130页 |
·变量和指标的选择 | 第126-127页 |
·数据选取和处理 | 第127-128页 |
·模型的实证检验 | 第128-130页 |
·不同特征的代理人与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 第130-132页 |
专论 | 第132-143页 |
6. 改善现有商业银行体系,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相关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134-143页 |
·商业银行体系的优化 | 第134-135页 |
·全新商业银行体系构建的依据:银行体系构成要素中各个银行的特点和作用 | 第134-135页 |
·商业银行体系重建构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突破之路 | 第135页 |
·优化商业银行体系,滋生适合中小企业的新的金融机构 | 第135-137页 |
·建立商业银行融资的新体系 | 第135-136页 |
·政策性银行的补充作用 | 第136-137页 |
·中小企业融资的辅助措施 | 第137-143页 |
·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的视角 | 第137-139页 |
·政府担保作用的强化 | 第139-141页 |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和信用环境建设 | 第141-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3页 |
致谢 | 第153-15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