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17-28页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的内涵 | 第17-20页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体 | 第17-18页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点 | 第18-20页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 第20-24页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的概念 | 第20-21页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的影响因素 | 第21-24页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的博弈论模型 | 第24-28页 |
·模型基本假设 | 第24-25页 |
·博弈模型 | 第25-28页 |
第3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的绩效评价 | 第28-40页 |
·治理机制各指标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 | 第28-29页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绩效评价的体系 | 第29-33页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9-30页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过程 | 第30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0-33页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绩效评价的方法 | 第33-35页 |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 | 第33-34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4-35页 |
·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5-40页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36页 |
·灰色层次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步骤 | 第36-40页 |
第4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40-55页 |
·实证分析的背景 | 第40页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40-48页 |
·确定评价样本矩阵 | 第48-49页 |
·确定评价系数 | 第49-50页 |
·确定灰色评价的权向量以及权矩阵 | 第50-52页 |
·对湖北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效率的综合评价 | 第52-55页 |
第5章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的实现途径及优化建议 | 第55-64页 |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的实现途径 | 第55-59页 |
·对于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优化的建议 | 第59-64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全文总结 | 第64页 |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