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遥感探测方法及应用研究--以秦皇岛海域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论文主要工作及篇章结构 | 第13-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篇章结构 | 第15-17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海洋光学性质 | 第17-19页 |
·卫星海洋遥感 | 第19-20页 |
·水色卫星介绍 | 第20-21页 |
3. 遥感数据介绍 | 第21-24页 |
·MERIS 数据 | 第21-22页 |
·MODIS 数据 | 第22-24页 |
4. 卫星遥感探测赤潮方法 | 第24-39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4-25页 |
·主要遥感探测方法适用性评估 | 第25-29页 |
·波段比方法评估 | 第25-26页 |
·叶绿素浓度法评估 | 第26-29页 |
·新方法的建立 | 第29-31页 |
·敏感波段选择 | 第29页 |
·新探测方法 | 第29-31页 |
·新方法的检验 | 第31-34页 |
·实测数据检验 | 第31-32页 |
·混浊水体检验 | 第32-33页 |
·海冰区域检验 | 第33-34页 |
·与不同方法对比 | 第34-37页 |
·叶绿素 a 方法 | 第34-35页 |
·波段比、荧光高度法 | 第35-36页 |
·误差分析 | 第36-37页 |
·新方法应用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秦皇岛海域赤潮过程分析 | 第39-45页 |
·2009-2010 赤潮过程遥感监测 | 第39-41页 |
·赤潮过程环境特征分析 | 第41-45页 |
·海表面温度 | 第41-43页 |
·海表面风速 | 第43-44页 |
·前后降雨量变化 | 第44-45页 |
6. 论文结论及进一步工作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5页 |
·进一步工作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会议、项目及海洋调查 | 第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