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我国民族平等在新疆的实践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论第10-16页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 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三、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4-16页
  (一)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页
  (二)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4-16页
第一章 民族平等概念及理论第16-28页
 一、 民族平等概念第16-21页
  (一) 关于民族的概念第16-18页
  (二) 关于平等的概念第18-20页
  (三) 关于民族平等的概念第20-21页
 二、 民族平等基本理论第21-28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第21-23页
  (二) 列宁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第23-24页
  (三) 我国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第24-28页
第二章 我国民族平等发展的依据、进程、特点及其成果第28-36页
 一、 我国民族平等的依据第28-29页
  (一) 理论依据第28页
  (二) 事实依据第28-29页
 二、 我国民族平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29-31页
  (一)初步形成时期(1949——1957)第29-30页
  (二)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6)第30页
  (三)深入发展时期(1977 年——1989 年)第30-31页
  (四) 新探索和大发展时期(1990 年以来)第31页
 三、 我国民族平等的基本特点第31-33页
  (一) 始终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价值目标第32页
  (二) 始终与党的思想路线和中心任务紧密相连第32页
  (三) 始终以“三个离不开”和“两个共同”为依托第32-33页
  (四) 始终与法律法规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第33页
 四、 我国民族平等的实践成果第33-36页
  (一) 政治、法律平等得以保障第34页
  (二) 经济社会平等得以保障第34页
  (三) 科教、文化平等得以保障第34-36页
第三章 民族平等理论在新疆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第36-53页
 一、 新疆民族概况第36-37页
 二、 民族平等在新疆实践中取得的主要成果第37-41页
  (一) 保障少数民族平等行使政治选举的权利第37-38页
  (二) 保障少数民族平等行使政治参与的权利第38页
  (三) 保障少数民族平等行使政治管理的权利第38-39页
  (四) 保障少数民族文化、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的平等第39-40页
  (五) 逐步实现各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第40-41页
 三、 民族平等在新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1-46页
  (一)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不完全一致第42-43页
  (二) 民族经济发展与利益结构调整不均衡第43页
  (三) 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相适应第43-44页
  (四) 民族教育与干部人才优势不明显第44-45页
  (五) 民族与宗教问题相互缠绕第45页
  (六) 民族优惠政策存在偏差第45-46页
 四、 推进新疆民族平等的几点对策思考第46-53页
  (一) 探索“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体化路径为民族平等提供思想保障第46-47页
  (二) 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奠定民族平等的物质基础第47-48页
  (三) 积极优化新疆民族文化生态增强民族平等的文化基础第48-49页
  (四) 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为民族平等提供智力支持第49-51页
  (五) 不断完善新疆民族宗教政策营造民族平等社会氛围第51页
  (六) 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为民族平等提供制度保障第51-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后记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对老挝的借鉴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政府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