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前言 | 第9-11页 |
| ·选题依据 | 第9页 |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 ·相关概念的阐述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网球技战术方面的研究 | 第13-16页 |
| ·网球比赛得、失分方面的研究 | 第16-18页 |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22页 |
| ·研究对象 | 第18-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20-21页 |
| ·录像观察法 | 第21页 |
| ·数据统计法 | 第21页 |
| ·比较分析法 | 第21-22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51页 |
| ·发球局与接发球局失分特点与分析 | 第22-31页 |
| ·7 位世界优秀女子单打选手发球局失分统计与分析 | 第22-26页 |
| ·中国 2 位优秀女子单打选手发球局的失分情况统计与分析 | 第22-24页 |
| ·国外 5 名世界优秀女子单打选手的发球局失分统计与分析 | 第24-25页 |
| ·中国 2 位优秀选手与外国 5 位优秀选手发球局失分情况对比 | 第25-26页 |
| ·中外 7 位优秀女子单打选手接发球局失分统计与分析 | 第26-29页 |
| ·中国 2 位优秀选手接发球局失分统计与分析 | 第26-27页 |
| ·外国 5 位优秀选手接发球局失分统计与分析 | 第27-28页 |
| ·中国整体与外国整体的接发球局失分情况对比分析 | 第28-29页 |
| ·七位优秀单打选手发球局和接发球局失分特点与对比分析 | 第29-31页 |
| ·不同区域失分的统计与分析 | 第31-41页 |
| ·场地的区域划分 | 第31页 |
| ·中外优秀女子单打选手相持阶段失分区域统计与分析 | 第31-40页 |
| ·中国 2 位优秀单打选手相持阶段各区域失分情况统计与分析 | 第32页 |
| ·中国 2 位优秀单打选手相持阶段横向失分情况统计与分析 | 第32-34页 |
| ·外国 5 位优秀单打选手相持阶段各区域失分情况统计与分析 | 第34-36页 |
| ·国外 5 位优秀单打选手相持阶段横向失分情况统计与分析 | 第36-37页 |
| ·中外 7 位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相持阶段横向失分原因对比分析 | 第37-40页 |
| ·中外 7 位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相持阶段区域性整体失分原因分析 | 第40-41页 |
| ·中外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常规技术失分统计与失分原因分析 | 第41-51页 |
| ·中外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发球技术的失分统计与分析 | 第41-47页 |
| ·中外 7 位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发球技术失误情况统计与分析 | 第42页 |
| ·中国 2 位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发球技术失误情况统计与分析 | 第42-44页 |
| ·外国 5 位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发球技术失误情况统计与分析 | 第44-46页 |
| ·中外 7 位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发球质量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 ·中外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正反手技术失分原因统计与分析 | 第47-51页 |
| ·中国 2 位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正反手技术失分统计与分析 | 第48-49页 |
| ·外国 5 位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正反手技术失分统计与分析 | 第49-51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1页 |
| · | 第51页 |
| · | 第51页 |
| · | 第51页 |
| · | 第51页 |
| ·建议 | 第51-53页 |
| · | 第51页 |
| · | 第51-52页 |
| · | 第52页 |
| · | 第52-53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 8 附录 | 第56-57页 |
| 9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