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基础理论及案例研究--西南山地城市生态景观形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图表索引第11-15页
1 绪论第15-35页
   ·论文选题第15-16页
     ·课题来源第15页
     ·整体架构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18页
     ·城市生态景观现状之批判第16-17页
     ·城市生态景观的双重价值第17-18页
   ·概念界定及相关学科关系第18-24页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第18-22页
     ·相关学科关系第22-24页
   ·研究综述第24-32页
     ·国外生态景观研究动态第24-27页
     ·国内生态景观研究综述第27-32页
   ·论文研究架构第32-35页
     ·研究切入点第32页
     ·研究重点第32页
     ·研究方法第32-33页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第33-35页
2 山地城市生态景观理论研究第35-51页
   ·城市生态景观构成第35-36页
   ·自然生态景观空间形态构建理论第36-44页
     ·景观生态格局理论第36-39页
     ·可持续城市形态理论第39-42页
     ·生态区划研究方法第42-44页
   ·城市人工景观生态规划及功能服务第44-50页
     ·生态交错带第44-45页
     ·生物多样性保育第45-46页
     ·生态基础设施服务第46-48页
     ·景观的生态设计方法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3 西南山地城市景观现状特征及问题第51-75页
   ·西南山地城市自然生态景观特征第51-63页
     ·立体起伏、形态丰富的地形地貌第51-58页
     ·江河纵横、湖泊棋布的河流水系第58-60页
     ·生物多样、植被丰茂的资源环境第60-61页
     ·潮湿多雨、变幻莫测的气候特征第61-63页
   ·西南山地城市人工景观现状及问题第63-73页
     ·绿地景观破碎,缺乏生态联系第63-65页
     ·道路阻隔通道,理化环境污染第65-66页
     ·河岸粗放利用,边缘整理不当第66-69页
     ·公共空间耗散,景观千篇一律第69-70页
     ·建设用地紧张,建筑材料污染第70-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4 西南山地城市自然生态景观空间形态构建第75-103页
   ·策略一:分析生态承载力,划定四区空间管制第75-77页
     ·计算生态承载力第75-76页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第76页
     ·四区划定第76-77页
     ·空间管制第77页
   ·策略二: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明确生态功能分区第77页
     ·生态要素的选取第77页
     ·生态区划的方法第77页
   ·策略三:维育生态脆弱区,制定相应保护措施第77-80页
     ·西南山地典型生态脆弱区第77-79页
     ·各类生态脆弱区保护措施第79-80页
   ·策略四:构建城景联动、相互耦合的自然生态景观空间形态第80-82页
     ·耦合自然的城市形态第80-82页
     ·自然生态景观空间形态构建第82页
   ·案例实证:重庆市自然生态景观空间形态构建第82-100页
     ·重庆城市生态承载力分析第82-90页
     ·重庆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第90-93页
     ·重庆城市生态脆弱区维育第93-95页
     ·重庆城市自然生态景观空间形态构建第95-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3页
5 西南山地城市人工生态景观形态构建第103-139页
   ·西南山地城市绿地生态景观形态构建第103-111页
     ·分析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第104页
     ·构建“斑-廊-基”结合的城市绿地景观网络第104-105页
     ·案例实证:成都市绿地生态景观网络构建第105-111页
   ·西南山地城市道路生态景观形态构建第111-119页
     ·顺应地形设计山地道路形态第111-113页
     ·合理组织步行道路系统第113-114页
     ·根据生态敏感性规划道路选线第114-115页
     ·涵洞、暗沟保持生态关键点的畅通第115页
     ·运用生态技术进行污染防护第115-116页
     ·道路沿线景观美化设计第116页
     ·案例实证:贵州水黄公路生态景观设计第116-119页
   ·西南山地城市河湖湿地生态景观形态构建第119-127页
     ·保护自然水景观形态,维持水域生态系统第119页
     ·采用近自然管理模式,减少人为干扰第119-120页
     ·清疏河床,改善水质第120页
     ·合理利用河岸资源,设计亲水驳岸第120-121页
     ·采用乡土植物,维护河岸生物多样性第121页
     ·案例实证:云南省河湖湿地生态景观建设第121-127页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生态景观形态构建第127-131页
     ·强调景观与生态连续性第127-128页
     ·设计尊重场地第128页
     ·展示地域文化,体现人文关怀第128页
     ·案例实证:合川人民广场生态景观规划第128-131页
   ·西南山地城市建筑生态景观形态构建第131-136页
     ·节约用地,簇群组合布局第131页
     ·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地形高差第131-132页
     ·运用生态材料,增加建筑绿化第132-134页
     ·案例实证:锦绣山庄建筑景观设计第134-136页
   ·本章小结第136-139页
6 结语及展望第139-141页
致谢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49页
附录第149页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展的论文目录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安岳千佛寨森林公园景观保护与营造
下一篇:基于“森林城市”的山地中小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