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数字式微机励磁控制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微机励磁控制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其他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第11-12页 |
·太阳能光伏技术应用与发展 | 第11-12页 |
·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发展 | 第12页 |
·微机励磁控制装置的技术发展趋势 | 第12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励磁控制原理与算法分析 | 第14-26页 |
·励磁调节原理 | 第14-16页 |
·励磁调节系统组成 | 第14页 |
·励磁控制系统功能 | 第14-16页 |
·励磁调节系统的性能要求 | 第16页 |
·新型微机励磁调节系统模型 | 第16-17页 |
·交流采样算法研究 | 第17-21页 |
·基本计算符号与公式说明 | 第17-18页 |
·基本理论算法 | 第18-19页 |
·半周积分算法 | 第19-20页 |
·傅里叶算法 | 第20页 |
·本装置采样算法 | 第20-21页 |
·自动励磁算法研究 | 第21-25页 |
·常规PID控制算法 | 第21页 |
·数字PID控制算法 | 第21-22页 |
·积分分离PID算法 | 第22页 |
·PID励磁控制算法 | 第22-23页 |
·线性最优励磁控制算法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光伏与物联网通信等技术应用原理 | 第26-34页 |
·太阳能辐射强度计算 | 第26页 |
·太阳能光伏技术 | 第26-28页 |
·光伏效应原理 | 第26-27页 |
·光伏电池等效电路与特性 | 第27-28页 |
·光伏电池组件 | 第28页 |
·电能贮存 | 第28-29页 |
·物联网与智能电力设备 | 第29-30页 |
·传感器技术应用 | 第30-31页 |
·射频识别技术 | 第30页 |
·电力互感器 | 第30-31页 |
·现代通信技术应用 | 第31-33页 |
·串口通信 | 第31页 |
·I~2C通信 | 第31-32页 |
·GPRS通信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励磁控制器硬件设计 | 第34-52页 |
·装置功能需求说明 | 第34页 |
·硬件系统设计 | 第34-37页 |
·核心控制芯片的选择 | 第34-36页 |
·系统功能框图 | 第36页 |
·硬件层次原理图 | 第36-37页 |
·电源模块设计 | 第37-38页 |
·时钟与存储模块 | 第38-39页 |
·按键电路与液晶显示 | 第39-40页 |
·采样调理电路 | 第40-43页 |
·半控整流电路 | 第43-45页 |
·直流斩波电路 | 第45-46页 |
·开关量控制电路 | 第46-47页 |
·通信模块设计 | 第47-50页 |
·串口通信 | 第47-48页 |
·GPRS接口设计 | 第48-50页 |
·系统保护电路 | 第50页 |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励磁控制器软件设计 | 第52-67页 |
·软件设计总体说明 | 第52-53页 |
·软件功能需求说明 | 第52页 |
·程序设计思想 | 第52页 |
·程序设计的步骤 | 第52-53页 |
·系统主流程设计 | 第53-54页 |
·运行方式控制设计 | 第54-55页 |
·按键控制设计 | 第55-56页 |
·调差模块设计 | 第56页 |
·采样流程设计 | 第56-57页 |
·晶闸管移相触发设计 | 第57-58页 |
·励磁控制设计 | 第58-60页 |
·起励控制 | 第58-59页 |
·灭磁控制 | 第59页 |
·数字PID励磁控制设计 | 第59-60页 |
·励磁限制与保护功能设计 | 第60-63页 |
·V/F限制 | 第60页 |
·最大励磁电流瞬时限制 | 第60-61页 |
·空载强制限制 | 第61页 |
·欠励磁限制 | 第61-62页 |
·无功功率过载限制 | 第62页 |
·强行励磁 | 第62页 |
·反时限延时过励磁电流限制 | 第62-63页 |
·TV断线检测 | 第63页 |
·通信与监控设计 | 第63-65页 |
·I~2C通信设计 | 第63-64页 |
·时间校准与控制 | 第64页 |
·GPRS通信设计 | 第64-65页 |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程序调试与实验分析 | 第67-82页 |
·程序编译与下载环境 | 第67-69页 |
·编译环境 | 第67-68页 |
·程序下载软件 | 第68-69页 |
·实验硬件准备 | 第69-71页 |
·显示界面说明 | 第71页 |
·按键控制说明 | 第71-72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72-81页 |
·交流采样实验 | 第72-74页 |
·晶闸管移相触发实验 | 第74-76页 |
·相位检测与移相实验 | 第76-78页 |
·时钟调整实验 | 第78-79页 |
·通信实验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3页 |
·总结 | 第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