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相关文献述评 | 第18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结构框架 | 第19-20页 |
·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低碳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性的理论研究 | 第21-28页 |
·低碳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性的概念体系 | 第21页 |
·低碳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性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4页 |
·低碳经济 | 第21-23页 |
·空间差异 | 第23页 |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 | 第23-24页 |
·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空间差异 | 第24页 |
·低碳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形成机制 | 第24-25页 |
·自然地理环境 | 第24-25页 |
·省域资源条件 | 第25页 |
·低碳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基本内容 | 第25-28页 |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性 | 第25-26页 |
·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空间差异性 | 第26-28页 |
第3章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性的研究 | 第28-35页 |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性的模型构建 | 第28-32页 |
·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第28页 |
·指标框架体系 | 第28-29页 |
·统计指标的具体描述与计算 | 第29-31页 |
·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1-32页 |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 第32-35页 |
第4章 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空间差异性研究 | 第35-47页 |
·基本回归模型 | 第35-38页 |
·分位数回归模型 | 第35-37页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37-38页 |
·解释变量的选择 | 第38-40页 |
·经济结构多元化系数 | 第39页 |
·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化系数 | 第39-40页 |
·科技创新效率系数 | 第40页 |
·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差异性的实证分析 | 第40-47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41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41页 |
·分位数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线性回归分析 | 第42-43页 |
·线性回归模型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比较 | 第43-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