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1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3-21页 |
·合理性 | 第13-15页 |
·形式合理性 | 第14页 |
·实质合理性 | 第14-15页 |
·合法性 | 第15-21页 |
·合法统治的三种权威类型 | 第16-17页 |
·社会组织划分类型 | 第17-21页 |
2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典型特征 | 第21-31页 |
·合理的分工 | 第21-22页 |
·形成明确的职能分工 | 第21页 |
·建构专业化分工 | 第21-22页 |
·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 第22-24页 |
·职权明确的等级制度 | 第22-23页 |
·组织内部层级结构明晰 | 第23-24页 |
·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 第24-25页 |
·建立有关职责和职权的法规和制度 | 第24页 |
·对法理化规则的遵从 | 第24-25页 |
·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 | 第25-26页 |
·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 第26-28页 |
·现代科层的非人格倾向 | 第26-27页 |
·公私分开的原则 | 第27-28页 |
·引入专业培训机制 | 第28页 |
·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 第28-31页 |
·人事行政制度的合理合法性 | 第28-29页 |
·官员任命和职能行使的准则 | 第29-31页 |
3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历史逻辑 | 第31-37页 |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理论源起 | 第31-33页 |
·十八世纪官僚制度提出的背景 | 第31页 |
·二十世纪初马克斯韦伯的开创性研究 | 第31-33页 |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现实基础 | 第33-37页 |
·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 第33-34页 |
·科学管理原理 | 第34-36页 |
·文官制度的确立 | 第36-37页 |
4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现的时代评价 | 第37-44页 |
·理论价值 | 第37-38页 |
·实践价值 | 第38-39页 |
·官僚制的局限性 | 第39-41页 |
·组织僵化和官僚主义危机 | 第39页 |
·人才危机和人格化 | 第39-40页 |
·专业化危机 | 第40页 |
·服从危机 | 第40页 |
·民主危机 | 第40页 |
·效率危机 | 第40-41页 |
·信息危机 | 第41页 |
·继承与发展 | 第41-44页 |
·实现政府管理的理性化、科学化、法制化 | 第41-42页 |
·人性化和技术化管理 | 第42页 |
·公共行政服务化、效率化 | 第42页 |
·现代理性精神的培养 | 第42-43页 |
·健全竞争、激励、参与机制 | 第43-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