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扣式钢管支模架稳定承载力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支模架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理论和试验研究 | 第12-13页 |
·施工期事故分析与安全评价 | 第13-14页 |
·常用的钢管脚手架形式 | 第14-16页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 第14页 |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 第14-15页 |
·门式钢管脚手架 | 第15页 |
·塔式脚手架 | 第15-16页 |
·爬架 | 第16页 |
·轮扣式钢管脚手架 | 第16-19页 |
·轮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 | 第16-17页 |
·轮扣式钢管脚手架的组成构件 | 第17-18页 |
·轮扣式脚手架的特点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轮扣式脚手架节点连接性能试验研究 | 第20-48页 |
·引言 | 第20页 |
·试验方案 | 第20-27页 |
·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试验模型试算 | 第22-25页 |
·试验仪器选择 | 第25-27页 |
·加载制度及数据观测方案 | 第2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46页 |
·试验数据计算方法 | 第27-29页 |
·试件一试验结果 | 第29-34页 |
·试件二试验结果 | 第34-38页 |
·试件三试验结果 | 第38-43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43-46页 |
·与扣件式脚手架节点连接刚度的对比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轮扣式支模架计算理论 | 第48-53页 |
·模板支架计算方法 | 第48-50页 |
·铰接计算法 | 第48-49页 |
·刚接计算法 | 第49-50页 |
·考虑节点连接半刚性的计算法 | 第50页 |
·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轮扣式支模架承载力分析 | 第53-64页 |
·轮扣式钢管脚手架节点连接刚度的确定 | 第53-55页 |
·构造因素对支模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 第55-63页 |
·扫地杆对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 第55-57页 |
·立杆间距和步距对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 第57-58页 |
·水平剪刀撑的设置对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 第58-59页 |
·竖向剪刀撑的设置对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 第59-61页 |
·顶端伸出长度(a 值)对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工程实例 | 第64-76页 |
·工程概述 | 第64-65页 |
·轮扣式钢管支模架的设计计算 | 第65-72页 |
·计算荷载取值 | 第66-67页 |
·模板面板计算 | 第67-68页 |
·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 第68-69页 |
·梁底顶托的计算 | 第69-70页 |
·轮盘抗滑移的计算 | 第70页 |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第70-72页 |
·稳定承载力有限元计算 | 第72页 |
·轮扣式钢管支模架的施工管理 | 第72-74页 |
·钢管的选材和验收 | 第72页 |
·搭设前的准备工作 | 第72-73页 |
·支模架布架设计 | 第72页 |
·地基处理 | 第72-73页 |
·铺设垫板、槽钢 | 第73页 |
·搭设安全技术要求 | 第73页 |
·整体稳定性连接 | 第73页 |
·使用注意事项 | 第73-74页 |
·脚手架的拆除 | 第74页 |
·高支模架的监测 | 第74-75页 |
·模板施工安全措施 | 第75-7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