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激振振动磨机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超细粉末的应用 | 第9-10页 |
·超细粉碎的设备现状 | 第10-15页 |
·高速机械冲击式磨机 | 第10-11页 |
·气流磨 | 第11-12页 |
·介质搅拌磨 | 第12-13页 |
·振动磨 | 第13-14页 |
·振动磨机的特点 | 第14-15页 |
·振动磨机与混沌激振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振动磨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混沌激振器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9页 |
·预期研究结果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振动磨机的原理 | 第21-31页 |
·物料粉碎机理 | 第21-22页 |
·振动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2-24页 |
·影响振动磨机效率的因素 | 第24-29页 |
·振动强度 | 第24-25页 |
·磨介的填充率 | 第25-28页 |
·磨筒的运动轨迹 | 第28-29页 |
·提高粉磨效率和降低能耗的途径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混沌振动的识别 | 第31-43页 |
·经典的线性振动和非线性振动理论 | 第31-34页 |
·线性振动理论 | 第31-32页 |
·分线性振动理论 | 第32-33页 |
·动力学的局部几何理论 | 第33页 |
·吸引子(稳态行为) | 第33-34页 |
·混沌振动的基本概念 | 第34-38页 |
·相空间与轨迹 | 第34页 |
·奇怪吸引子 | 第34页 |
·Poincare映射图 | 第34-35页 |
·自相关函数 | 第35页 |
·自功率谱密度 | 第35页 |
·Lyapunov指数 | 第35-36页 |
·重构向空间 | 第36-37页 |
·分维数 | 第37页 |
·周期比(Periodicity Ratio) | 第37-38页 |
·混沌振动的识别方法 | 第38-39页 |
·定性识别法 | 第39页 |
·定量识别法 | 第39页 |
·混沌振动识别方法的实现 | 第39-42页 |
·Matlab简介 | 第39-40页 |
·定性识别 | 第40页 |
·定量识别 | 第40-42页 |
·识别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端面式混沌激振器的研究 | 第43-55页 |
·端面式混沌激振器的结构 | 第43-45页 |
·建立数学模型 | 第45-50页 |
·系统动能 | 第45-46页 |
·系统势能 | 第46-47页 |
·拉氏函数 | 第47页 |
·耗散函数 | 第47-49页 |
·数学模型 | 第49-50页 |
·参数的确定 | 第50-51页 |
·激振器参数 | 第50页 |
·滑动轴承参数 | 第50-51页 |
·偏心轴角速度 | 第51页 |
·方程系数 | 第51页 |
·数值仿真 | 第51页 |
·状态方程 | 第51页 |
·混沌识别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振动磨机的力学模型及运动分析 | 第55-73页 |
·普通振动磨机力学模型的建立与运动分析 | 第55-59页 |
·建立普通振动磨机力学模型 | 第55-57页 |
·普通振动磨机的运动与分析 | 第57-59页 |
·混沌振动磨机力学模型的建立与运动分析 | 第59-71页 |
·混沌振动磨机力学模型 | 第59-65页 |
·混沌振动磨机振动体的运动与分析 | 第65-69页 |
·混沌振动磨机的碎磨分析 | 第69-71页 |
·混沌振动磨机与普通振动磨机的对比分析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3-75页 |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73-74页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74-7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