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别山区江子河小流域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1 绪论 | 第14-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性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地统计学在土壤属性空间变异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土壤属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18-19页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19-28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9-22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0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0-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样品采集 | 第22-23页 |
·样品分析方法 | 第23页 |
·地统计学方法 | 第23-26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3 江子河小流域土壤属性空间变异结构分析 | 第28-50页 |
·颗粒组成 | 第28-35页 |
·土壤颗粒的一般统计特征 | 第28-29页 |
·土壤颗粒空间变异的各向同性特征 | 第29-31页 |
·土壤颗粒空间变异的各向异性特征 | 第31-35页 |
·有机质和全量养分 | 第35-41页 |
·土壤有机质和全量养分的一般统计特征 | 第35-37页 |
·土壤有机质和全量养分空间变异的各向同性特征 | 第37-38页 |
·土壤有机质和全量养分空间变异的各向异性特征 | 第38-41页 |
·速效养分 | 第41-47页 |
·土壤速效养分的一般统计特征 | 第41-44页 |
·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的各向同性特征 | 第44-45页 |
·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的各向异性特征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4 江子河小流域土壤属性空间分布格局 | 第50-60页 |
·土壤颗粒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50-53页 |
·土壤有机质和全量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53-56页 |
·土壤速效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5 江子河小流域土壤属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60-105页 |
·土壤颗粒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60-75页 |
·土壤黏粒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60-64页 |
·土壤粉粒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64-69页 |
·土壤砂粒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69-73页 |
·土壤颗粒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 第73-75页 |
·土壤有机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75-81页 |
·土壤有机质与地形的关系 | 第75-78页 |
·土壤有机质与植被类型的关系 | 第78-79页 |
·土壤有机质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 | 第79-80页 |
·土壤有机质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 第80-81页 |
·土壤全量养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81-91页 |
·土壤全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81-85页 |
·土壤全磷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85-90页 |
·土壤全量养分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 第90-91页 |
·土壤速效养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91-102页 |
·土壤速效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91-95页 |
·土壤速效磷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95-100页 |
·土壤速效养分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 第100-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8页 |
·主要结论 | 第105-107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