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超细晶材料的定义和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超细晶材料的制备方法简介 | 第12页 |
·超细晶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第12-14页 |
·超细晶材料内部绝热剪切带研究 | 第14-15页 |
·绝热剪切带数值模拟方法概述 | 第15-1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文章组织结构 | 第17-20页 |
2 金属材料塑性流动本构关系 | 第20-26页 |
·引言 | 第20页 |
·常用金属材料热粘塑性动态本构关系 | 第20-25页 |
·Johnson-Cook(J-C)模型 | 第20-22页 |
·Zerilli-Amstrong(Z-A)模型 | 第22-23页 |
·MTS 模型 | 第23-24页 |
·K-H-L 模型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超细晶材料本构关系研究 | 第26-32页 |
·引言 | 第26页 |
·引进晶粒尺寸效应的常规方法 | 第26-27页 |
·本文中所采用的超细晶材料本构模型详述 | 第27-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金属材料一维绝热剪切带数值模拟 | 第32-58页 |
·引言 | 第32-33页 |
·一维绝热剪切模型控制方程及初边值条件 | 第33-34页 |
·特征线方法求解策略 | 第34-41页 |
·特征线和特征线方程 | 第34-35页 |
·粘性单元的引入和处理 | 第35-37页 |
·数值积分求解策略——Newton-Raphson 方法 | 第37-38页 |
·边界节点处理 | 第38-39页 |
·有限差分数值方法的稳定性[100] | 第39-41页 |
·材料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 | 第41-42页 |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单重绝热剪切带 | 第42-48页 |
·绝热剪切带形成及其相互作用 | 第42-43页 |
·扰动对绝热剪切带形成影响 | 第43-46页 |
·绝热剪切带形成的临界应变及与应变率关系 | 第46页 |
·γ_(cr)~ &曲线与板长之间的关系 | 第46-48页 |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多个绝热剪切带 | 第48-52页 |
·随机几何缺陷 | 第48页 |
·应变率对绝热剪切带间距的影响 | 第48-50页 |
·剪切带间距与应变率关系,Grady-Kipp 和 Writht-Ockendon 理论解 | 第50-51页 |
·剪切带间距与单剪切带 U 型曲线之间关系 | 第51-52页 |
·周期性初始几何缺陷对绝热剪切带形成间距影响 | 第52-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5 超细晶材料一维绝热剪切带数值模拟 | 第58-72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控制方程和初边值条件 | 第59-60页 |
·超细晶材料 Fe 本构模型和材料参数 | 第60-63页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63-70页 |
·单重绝热剪切带形成场变量演化 | 第63-66页 |
·晶粒尺寸效应 | 第66-67页 |
·应变硬化效应 | 第67-69页 |
·应变率效应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6 二维绝热剪切带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72-86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有限元分析与 Abaqus 软件简介 | 第73-75页 |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112-114] | 第73-74页 |
·ABAQUS 有限元软件简介[114] | 第74-75页 |
·ABAQUS 分析中的关键技术 | 第75-76页 |
·显/隐式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75页 |
·网格划分技术和网格依赖性 mesh-dependency 测试 | 第75-76页 |
·二维绝热剪切带有限元模型及材料本构方程 | 第76-78页 |
·控制方程及初边值条件 | 第78-79页 |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79-85页 |
·应力应变分析 | 第79-81页 |
·温升分析 | 第81-82页 |
·剪切带传播速度分析 | 第82页 |
·加载速度对剪切带传播速度的影响 | 第82-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86-89页 |
·研究工作的主要结论 | 第86-87页 |
·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点 | 第87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6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