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的电力核相技术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4页 |
·电力系统核相技术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工作 | 第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4-28页 |
·系统方案设计目标 | 第14页 |
·核相方法的选择 | 第14-20页 |
·核相方法介绍 | 第14-15页 |
·过零点检测法 | 第15页 |
·Prony 法 | 第15-16页 |
·相关分析法 | 第16-17页 |
·波形变换法 | 第17-18页 |
·瞬时值法 | 第18-19页 |
·相位检测方法的选择 | 第19-20页 |
·嵌入式系统平台的选取 | 第20-26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20页 |
·嵌入式系统组成 | 第20-21页 |
·嵌入式硬件的种类及选型 | 第21-24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种类及选型 | 第24-26页 |
·服务器结构选择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第28-39页 |
·硬件平台总体结构 | 第28页 |
·采集电路 | 第28-33页 |
·核相采样方法 | 第28-30页 |
·电压互感器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整形电路设计 | 第31-33页 |
·采样同步电路设计 | 第33页 |
·嵌入式平台的核心电路 | 第33-38页 |
·S3C2440A 芯片概述 | 第33-35页 |
·SDRAM 存储系统 | 第35页 |
·FLASH 存储系统 | 第35-36页 |
·以太网接口电路 | 第36-37页 |
·电源电路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系统软件平台 | 第39-62页 |
·嵌入式Linux 系统概述 | 第39页 |
·嵌入式Linux 移植 | 第39-46页 |
·嵌入式Linux 开发过程 | 第39-40页 |
·主机Linux 系统安装 | 第40-42页 |
·内核引导程序实现 | 第42-43页 |
·嵌入式Linux 内核的定制移植 | 第43-44页 |
·根文件系统的建立 | 第44-45页 |
·设备驱动程序 | 第45-46页 |
·数据库移植 | 第46-48页 |
·数据处理软件 | 第48-57页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49-50页 |
·AD 驱动设计 | 第50-55页 |
·数据处理软件 | 第55-57页 |
·Web 服务器 | 第57-61页 |
·嵌入式Web 服务器概述 | 第58-59页 |
·GoAhead 服务器移植 | 第59-60页 |
·CGI 技术的实现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67页 |
·嵌入式平台软件测试 | 第62-64页 |
·硬件平台测试 | 第64-65页 |
·Web 服务器测试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总结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