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绪论 | 第12-18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 第13-16页 |
| ·InSAR 大气改正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时间序列InSAR 地表形变反演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 2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原理与误差分析 | 第18-28页 |
|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 | 第18-23页 |
| ·InSAR 工作原理 | 第18-21页 |
| ·InSAR 处理流程 | 第21-23页 |
|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原理 | 第23-25页 |
| ·二轨法 | 第23页 |
| ·三轨法 | 第23-25页 |
| ·干涉相干和去相干分析 | 第25-27页 |
| ·干涉相干 | 第25页 |
| ·去相干分析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3 重复轨道InSAR 测量中大气改正方法研究 | 第28-46页 |
| ·InSAR 测量中的大气效应 | 第28-30页 |
| ·InSAR 测量中的大气误差分析 | 第30-32页 |
| ·InSAR 干涉相位的大气影响分析 | 第31-32页 |
| ·大气影响引起的高程测量误差分析 | 第32页 |
| ·大气影响引起的形变测量误差分析 | 第32页 |
| ·InSAR 大气改正的主要方法及对比分析 | 第32-36页 |
| ·基于GPS 观测的InSAR 大气改正方法 | 第33页 |
| ·GPS/MODIS 集成的InSAR 大气改正方法 | 第33-34页 |
| ·基于MERIS 水汽产品的 InSAR 大气改正方法 | 第34-35页 |
| ·MODIS/MERIS 集成的InSAR 大气改正方法 | 第35页 |
| ·基于FY 水汽数据的 InSAR 大气改正方法 | 第35页 |
| ·方法分析与评价 | 第35-36页 |
| ·基于MODIS 水汽数据的大气改正方法及实验 | 第36-44页 |
| ·MDOIS/ASRA 大气改正方法 | 第36-39页 |
| ·实验及分析 | 第39-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4 时间序列InSAR 反演地表形变的技术研究 | 第46-72页 |
| ·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 | 第46-50页 |
| ·多主影像干涉对组合 | 第46-47页 |
| ·影像配准 | 第47-48页 |
| ·数据预处理技术流程 | 第48-50页 |
| ·高相干点选择方法研究 | 第50-58页 |
| ·基于幅度离散特性——幅度离差阈值法 | 第50-51页 |
| ·基于相干性——相干系数阈值法 | 第51-52页 |
| ·基于相位稳定性——相位稳定性分析法 | 第52-53页 |
| ·不同高相干选择方法的对比实验 | 第53-58页 |
| ·形变反演模型的建立与解算 | 第58-62页 |
| ·线性形变反演 | 第59-61页 |
| ·非线性形变反演 | 第61-62页 |
| ·太原地区地表形变反演实验与分析 | 第62-70页 |
| ·研究区域介绍和数据准备 | 第62-65页 |
| ·高相干点选择与误差项分离 | 第65-67页 |
| ·形变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67-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 作者简历 | 第79-8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