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1页 |
2 劳务派遣概述 | 第11-16页 |
·劳务派遣的起源 | 第11-12页 |
·劳务派遣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劳务派遣的特征 | 第13-16页 |
·当事人的三方性 | 第13-14页 |
·雇用和使用的分离性 | 第14-15页 |
·对劳动力指挥监督的双重性 | 第15-16页 |
3 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性质分析 | 第16-21页 |
·一重劳动关系说 | 第16-17页 |
·劳务给付请求权让与说 | 第16页 |
·真正利他契约说 | 第16-17页 |
·一重劳动关系的双层运行说 | 第17页 |
·双重的特殊劳动关系说 | 第17页 |
·对以上学说的评析 | 第17-19页 |
·对一重劳动关系说的评析 | 第17-18页 |
·对双重劳动关系学说的质疑 | 第18-19页 |
·本文的观点——一重劳动关系主从雇主说 | 第19-21页 |
4 国外劳务派遣立法及启示 | 第21-30页 |
·美国之相关规范及启示 | 第21-23页 |
·美国之规范 | 第21-23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页 |
·德国之相关规范及启示 | 第23-25页 |
·德国之相关规范 | 第23-25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页 |
·日本之相关规范及启示 | 第25-30页 |
·在雇主义务与责任方面 | 第25-27页 |
·在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方面 | 第27页 |
·在劳务派遣的期限方面 | 第27-28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0页 |
5 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现状与不足 | 第30-38页 |
·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现状 | 第30-31页 |
·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进步 | 第31-34页 |
·统一了派遣单位的设立条件 | 第31-32页 |
·限定了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 | 第32-33页 |
·明确了雇主责任的分配 | 第33页 |
·规范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 | 第33-34页 |
·细化了派遣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 第34页 |
·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不足 | 第34-38页 |
·派遣机构的设立、运营规制过于宽松 | 第35-36页 |
·雇主责任规定过于笼统 | 第36页 |
·缺乏派遣期限的限制,难以避免用工单位规避法律 | 第36-37页 |
·适用范围的规定模糊 | 第37-38页 |
6 完善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思考 | 第38-45页 |
·对劳务派遣公司设立和运营进行严格规制 | 第38-39页 |
·明确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的承担规则 | 第39-40页 |
·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承担补充责任 | 第39-40页 |
·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约定事项的责任承担规则 | 第40页 |
·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无约定事项的责任承担规则 | 第40页 |
·设立劳务派遣专职行政监管机构,明确其权责 | 第40-41页 |
·合理规定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 | 第41-45页 |
·从就业岗位上进行限制 | 第42-43页 |
·从行业类型上进行限制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