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波束形成技术基础 | 第14-29页 |
·阵列的基本原理 | 第14-19页 |
·阵列信号模型 | 第15-18页 |
·空间采样 | 第18-19页 |
·波束形成技术 | 第19-28页 |
·普通波束形成技术 | 第22-23页 |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 | 第23-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简化特征空间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第29-44页 |
·常规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 | 第29-34页 |
·影响波束形成算法稳健性的因素 | 第29-30页 |
·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第30-34页 |
·改进的特征空间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第34-39页 |
·基于特征空间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的缺陷 | 第34-37页 |
·改进的特征空间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第37-39页 |
·计算机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39-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零陷加深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 | 第44-54页 |
·干扰起伏对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影响 | 第44-47页 |
·基于零陷加深的自适应波束形成 | 第47-48页 |
·零陷加深的自适应技术 | 第47-48页 |
·性能分析与计算机仿真 | 第48-53页 |
·干扰加强后数据中的干扰分量和功率谱分布 | 第48-50页 |
·零点加深处理后波束方向图中的零点深度 | 第50-51页 |
·零点加深处理后波束方向图的零点方向 | 第51-52页 |
·零点加深处理后收敛特性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总结展望 | 第54-56页 |
·总结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