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59页 |
·引言 | 第12页 |
·燃料电池简介 | 第12-13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第13-17页 |
·SOFC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SOFC的理论电动势 | 第14-15页 |
·SOFC的开路电压与极化损失 | 第15-17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关键电池材料概述 | 第17-30页 |
·电解质材料 | 第18-22页 |
·阳极材料 | 第22-28页 |
·阴极材料 | 第28-30页 |
·SOFC电解质和电极材料的电导率研究方法概述 | 第30-44页 |
·晶体材料导电机理 | 第31页 |
·影响晶体电导率的因素 | 第31-32页 |
·电导率测量方法 | 第32-44页 |
·本论文研究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9页 |
第二章 镍基-镧系氧化物陶瓷阳极探索 | 第59-83页 |
·前言 | 第59-60页 |
·以SDC为电解质的单电池 | 第60-72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2-72页 |
·以ScSZ为电解质的单电池 | 第72-78页 |
·实验方法 | 第72-7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3-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第三章 镍基-镧系氧化物阳极催化机理的研究 | 第83-102页 |
·前言 | 第83-84页 |
·实验方法 | 第84-86页 |
·粉体的制备 | 第84页 |
·电池制备 | 第84-85页 |
·电极成分、结构、催化性及电池的电化学表征 | 第85-8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6-97页 |
·Ni/LnO_x电极高性能的猜测 | 第86-87页 |
·阳极中各组分催化性对性能的影响 | 第87-91页 |
·催化剂TPR测试 | 第91-93页 |
·溢流效应的推断及初步验证 | 第93-97页 |
·结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第四章 Sr_2Fe_(1.5)Mo_(0.5)O_(6-δ)-Sm_(0.8)Ce_(0.2)O_(1.9)复合阳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表征 | 第102-123页 |
·前言 | 第102-103页 |
·实验方法 | 第103-105页 |
·SFM及其他粉体的制备 | 第103页 |
·电池制备 | 第103-104页 |
·电极成分、结构及电池的电化学表征 | 第104-10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5-118页 |
·SFM的总电导及其氧离子电导率 | 第105-107页 |
·SFM电极的烧结温度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SDC的加入对SFM电极的影响 | 第108-112页 |
·SDC的加入对单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SFM-SDC复合阳极的抗氧化还原循环的研究 | 第114-118页 |
·结论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3页 |
第五章 新型阳极材料SrTi_(0.5)Ni_(0.25)Mo_(0.25)O_3的研究 | 第123-139页 |
·前言 | 第123-124页 |
·实验部分 | 第124-1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6-136页 |
·Ti掺杂SrNi_(0.5)Mo_(0.5)O_3量的选择 | 第126-128页 |
·XPS分析和热膨胀系数测定 | 第128-130页 |
·STNM的电化学性质 | 第130-131页 |
·STNM为阳极的电池性能 | 第131-133页 |
·STNM材料结构的计算 | 第133-136页 |
·结论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