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叶面积指数的提出和定义 | 第11-12页 |
·叶面积指数的测量方法 | 第12-16页 |
·LAI-2000 的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WinSCANOPY-2005a 冠层分析仪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LAI 的应用进展 | 第18-19页 |
·LAI 特征研究 | 第19-22页 |
·黄土高原区刺槐林及叶面积指数的研究 | 第22-23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5-30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30页 |
·调查区域选择 | 第25-26页 |
·样地设置 | 第26-29页 |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第29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测量LAI 仪器的选取 | 第30-31页 |
·WinSCANOPY-2005a 冠层分析仪和LAI-2000 仪器的选取 | 第30页 |
·LAI-2200 稳定性研究 | 第30-31页 |
·林分密度对刺槐林影响 | 第31-34页 |
·林分密度对刺槐林LAI 的影响 | 第31-33页 |
·林分密度对刺槐林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33-34页 |
·林龄对刺槐林LAI 的影响 | 第34-36页 |
·阳坡立地不同林龄刺槐林LAI 的差异 | 第34-35页 |
·阴坡立地不同林龄刺槐林LAI 的差异 | 第35-36页 |
·坡向对刺槐人工林LAI 的影响 | 第36-37页 |
·刺槐林LAI 季节动态变化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 第39-44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4页 |
·LAI 测量仪器 | 第40页 |
·刺槐林合理经营密度 | 第40-41页 |
·林龄对LAI 的影响 | 第41-42页 |
·坡向对LAI 的影响 | 第42页 |
·刺槐林的季节动态变化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