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抽油机简介 | 第9-11页 |
| ·抽油机的类型 | 第11-12页 |
| ·抽油机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 ·抽油机节能效果评价 | 第13-14页 |
| ·双驴头抽油机的问题和改进 | 第14-15页 |
|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抽油机的基本理论 | 第16-25页 |
| ·抽油机的悬点载荷[10] | 第16-20页 |
| ·游梁式抽油机减速箱曲柄轴扭矩的计算 | 第20-23页 |
| ·电机选择方法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新型节能抽油机节能原理及节能效果对比 | 第25-32页 |
| ·国外节能抽油机发展现状 | 第25页 |
| ·节能性分析与节能方法介绍 | 第25-26页 |
| ·国产新型抽油机性能状况 | 第26-31页 |
| ·节能机型效果对比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双驴头抽油机运动学分析 | 第32-44页 |
| ·双驴头抽油机的运动分析 | 第32-38页 |
| ·运动位置分析 | 第38-40页 |
| ·悬点位移求解方程 | 第40-41页 |
| ·悬点的速度求解方程 | 第41页 |
| ·双驴头抽油机动力学分析 | 第41-42页 |
| ·悬点位置因数和曲柄扭矩因数 | 第42页 |
| ·减速箱输出扭矩、后悬绳拉力计算 | 第42-43页 |
| ·减速箱输出扭矩的计算 | 第42-43页 |
| ·后悬绳拉力计算方法 | 第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双驴头抽油机动力学仿真 | 第44-55页 |
| ·ADAMS 软件简介及虚拟样机技术 | 第44页 |
| ·基于 ADAMS 的双驴头抽油机虚拟样机模型 | 第44-47页 |
| ·条件假设 | 第44页 |
| ·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44页 |
| ·施加约束 | 第44-45页 |
| ·接触 | 第45页 |
| ·施加驱动和外力 | 第45-47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 ·后驴头为三圆弧或渐开线形式的双驴头抽油机仿真分析 | 第51-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详细摘要 | 第60-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