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问题研究--以“塑化剂”事件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直击台湾“塑化剂”风波 | 第11-14页 |
(一) “塑化剂”风波的事件回放 | 第11-12页 |
(二) “塑化剂”风波的深远影响 | 第12-14页 |
二、“塑化剂”事件的法律分析 | 第14-24页 |
(一) 食品侵权的一般责任构成分析 | 第14-19页 |
1. 食品存在逾越法律界限的缺陷 | 第15页 |
2. 缺陷食品造成他人损害的事实 | 第15-16页 |
3. 缺陷食品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第16-18页 |
4. 食品侵权归责原则的具体适用 | 第18-19页 |
(二) 食品侵权的法律特殊性分析 | 第19-24页 |
1. 侵害客体的双关性 | 第20页 |
2. 损害后果的社会性 | 第20-21页 |
3. 侵权主体的多元性 | 第21-22页 |
4. 侵权行为的间接性 | 第22页 |
5. 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 第22-24页 |
三、食品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赔偿机制 | 第24-31页 |
(一) 食品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赔偿原则 | 第24-27页 |
1. 实际损害赔偿原则 | 第24-25页 |
2. 惩罚性损害赔偿原则 | 第25-26页 |
3. 加重保护受害人利益原则 | 第26-27页 |
(二) 食品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赔偿 | 第27-31页 |
1. 食品侵权损害赔偿的赔偿方式 | 第27-28页 |
2. 惩罚性赔偿责任在食品侵权领域中适用的正当性 | 第28-29页 |
3. 市场份额责任理论的法律移植 | 第29-31页 |
四、食品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机制的完善 | 第31-34页 |
(一) 完善惩罚性赔偿责任竞合的具体适用 | 第31-32页 |
(二) 设立食品安全事故赔偿基金制度 | 第32-33页 |
(三) 设立责任追究代替诉讼制度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