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9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舆论管理概念及意义 | 第15-26页 |
·突发公共事件概念 | 第15-18页 |
·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 | 第15-16页 |
·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 | 第16-17页 |
·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 | 第17-18页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界定 | 第18-22页 |
·政府与政府管理 | 第18-19页 |
·舆论与公共舆论 | 第19-20页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内涵 | 第20-22页 |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意义 | 第22-26页 |
·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塑造政府公信力 | 第22-23页 |
·瞭望社会舆论动向,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 第23-24页 |
·保障公民知情权,推动政治文明建设 | 第24-26页 |
第3章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分析 | 第26-41页 |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历史回顾 | 第26-31页 |
·“神秘政府”阶段(改革开放以前) | 第26-28页 |
·半公开阶段(改革开放后至“非典”前) | 第28-30页 |
·全面建设信息公开化阶段(“非典”以后) | 第30-31页 |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公共舆论管理面临的环境变迁 | 第31-35页 |
·新媒体的兴起与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 | 第31-32页 |
·社会转型期与舆论分散化 | 第32-33页 |
·市民社会成长与维权意识苏醒 | 第33-34页 |
·事业性质企业化,媒体产业性质日益彰显 | 第34-35页 |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41页 |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政府对“潜舆论”引导不重视 | 第35-37页 |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舆论管理不及时、不公开,影响政府公信力 | 第37-38页 |
·传统媒介自律意识不够,新闻队伍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 第38-41页 |
第4章 突发公共事件中我国政府舆论管理的对策与思考 | 第41-52页 |
·积极引导公共舆论,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管理机制 | 第41-46页 |
·巩固和扩大主流意识,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的舆论建设 | 第41-42页 |
·主动设置议程,积极进行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舆论引导 | 第42-44页 |
·加强政府媒体合作,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政府舆论疏导机制 | 第44页 |
·端正政府行为,塑造政府公信力强化舆论引导效果 | 第44-46页 |
·积极维护公共舆论权,维护突发事件处置中的民主政治 | 第46-48页 |
·尊重媒体实时监督,维护民意诉求 | 第46-47页 |
·重视新媒体表达,建立网络舆论管理机制 | 第47-48页 |
·干预失实舆论,维护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社会稳定 | 第48-52页 |
·杜绝谣言,还原事件真相 | 第48-49页 |
·改进政府自身信息传播方式,掌握舆论主动权 | 第49-50页 |
·完善新闻发布会制度,避免不实传闻扩散 | 第50-5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