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 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地位 | 第9页 |
(二)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急需提升 | 第9-10页 |
(三) 发展产业集群是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 国外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的研究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的研究 | 第11-13页 |
三、 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一) 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二)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四、 论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内部环境分析——基于网络结构的分析 | 第15-25页 |
一、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 | 第15-16页 |
二、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网络结构 | 第16-18页 |
三、 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链接模式及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 第18-25页 |
(一) 以竞争合作互动为主导的链接模式 | 第19-20页 |
(二) 以产业链为主导的链接模式 | 第20-22页 |
(三) 以官—产—学—研合作为主导的链接模式 | 第22-25页 |
第三章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5-35页 |
一、 外部环境因素的构成要素 | 第25-28页 |
(一) 基础设施环境 | 第25-26页 |
(二) 创新文化环境 | 第26页 |
(三) 政策法规环境 | 第26-27页 |
(四) 人力资源环境 | 第27-28页 |
(五) 市场环境 | 第28页 |
二、 外部环境对装备制造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 第28-34页 |
(一) 基础设施环境对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的影响 | 第28-29页 |
(二) 创新文化环境对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三) 制度法规环境对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的影响 | 第30-32页 |
(四) 人力资源环境对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32-33页 |
(五) 市场环境对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三、 构造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环境体系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环境分析 | 第35-46页 |
一、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 第35-38页 |
(一) 单位根检验 | 第35-36页 |
(二) 回归分析 | 第36-37页 |
(三)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第37页 |
(四) 基本结论 | 第37-38页 |
二、 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创新环境现状分析 | 第38-41页 |
(一) 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基本现状 | 第38-39页 |
(二) 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1页 |
(三) 基本结论 | 第41页 |
三、 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困境的博弈分析 | 第41-46页 |
(一) 假设前提 | 第42页 |
(二) 静态博弈模型建立 | 第42-43页 |
(三)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 第43-46页 |
第五章 改善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对策 | 第46-49页 |
一、 强化核心层“中卫型”企业关系——建立龙头企业 | 第46页 |
二、 增强中间层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度——完善专业化市场 | 第46页 |
三、 加强外围层要素间的联系——发挥行业协会协调作用 | 第46-47页 |
四、 加强外围层要素间联系——健全辅助创新的中介组织 | 第47页 |
五、 完善外部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 | 第47页 |
六、 完善外部环境——完善核心技术引进项目审查制度 | 第47-48页 |
七、 完善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的集群氛围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