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缩略词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6-30页 |
综述一 临床研究与质量控制 | 第16-22页 |
一. 临床研究法规制订发展概况 | 第16-17页 |
二. 国内临床研究质量控制现状 | 第17-18页 |
三. 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质量控制概述 | 第18-19页 |
四. 中医临床研究质量现状 | 第19-21页 |
五. 中医临床研究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 | 第21-22页 |
综述二 科技评价与中医临床研究结题质量评价 | 第22-30页 |
一. 各国科技评价概况 | 第22-25页 |
二. 科技评价的主要功能 | 第25页 |
三. 科技评价的主要原则 | 第25-26页 |
四. 科技评价的主要分类 | 第26-27页 |
五. 科技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27-30页 |
第二部分 中医临床研究结题质量评价 | 第30-8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49页 |
一、中医临床研究结题质量评价指标的初步建立 | 第30-37页 |
二、中医临床研究结题质量评价指标主观权重的确定 | 第37-38页 |
三. 中医临床研究结题质量评价的数据采集 | 第38-39页 |
四. 中医临床研究结题质量评价指标的信度与效度评价 | 第39-43页 |
五. 中医临床研究结题质量评价指标的应用 | 第43-46页 |
六. 中医临床研究结题质量评价 | 第46-49页 |
结果 | 第49-77页 |
一、数据统计分析 | 第49-54页 |
二、结题质量评价指标主观权重结果 | 第54-55页 |
三、中医临床研究结题质量评价指标的信度与效度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四、中医临床研究结题质量评价指标应用结果 | 第57-63页 |
五、中医临床研究结题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第63-77页 |
讨论 | 第77-85页 |
一、不同方法课题排名一致性原因分析 | 第77页 |
二、指标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77-78页 |
三、基于质量控制的中医临床研究结题评价 | 第78-81页 |
四、中医临床研究中期评价与结题质量评价 | 第81页 |
五、雷达图在中医临床研究领域的应用 | 第81-82页 |
六、结题质量评价指标闪电图探讨 | 第82页 |
七、MARKOV模型探讨 | 第82-83页 |
八、本研究创新点 | 第83页 |
九、存在问题 | 第83-84页 |
十、推广前景 | 第84-85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个人简历 | 第94-96页 |
附件1 | 第96-105页 |
附件2 | 第105-115页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第115-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