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环境水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 ·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方法 | 第12-18页 |
| ·化学法 | 第13页 |
| ·物理化学法 | 第13-15页 |
| ·生物法 | 第15-18页 |
| ·超累积植物的开发与利用 | 第18-19页 |
|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与利用 | 第19-21页 |
| ·植物内生菌定义 | 第19页 |
| ·植物内生菌与植物的关系 | 第19-21页 |
| ·植物内生菌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第21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砷超累积植物生长环境中砷含量的分布 | 第23-30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实验部分 | 第23-26页 |
|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5页 |
| ·土壤中砷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 ·蜈蚣草以及大叶井口边草茎和叶中砷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 ·标准曲线分析 | 第26-27页 |
| ·土壤中砷浓度的测定结果 | 第27-28页 |
| ·大叶井口边草和蜈蚣草的茎和叶中砷浓度的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砷超累积植物内生菌的分离纯化以及生理生化实验 | 第30-51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实验部分 | 第30-41页 |
| ·实验试剂 | 第30-32页 |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32-34页 |
| ·蜈蚣草、大叶井口边草砷抗性内生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鉴定 | 第34-36页 |
| ·菌株的生理生化试验 | 第36-39页 |
| ·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内生细菌促生性质的初步研究 | 第40-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0页 |
| ·蜈蚣草、大叶井口边草内生菌的分离与纯化 | 第41-42页 |
| ·菌株的生理生化实验 | 第42-44页 |
| ·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 | 第44-47页 |
| ·植物内生细菌促生性质的初步研究 | 第47-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内生菌与砷的相互作用以及其抗性的研究 | 第51-60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实验部分 | 第51-55页 |
| ·实验试剂 | 第51-52页 |
| ·实验仪器 | 第52-53页 |
|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 ·重金属砷对内生菌生长的影响 | 第53页 |
| ·活体内生菌对重金属修复研究 | 第53页 |
| ·EPS(胞外聚合物)与细菌抗砷性关系的研究 | 第53-54页 |
| ·砷的氧化性定性研究 | 第54-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 ·砷对三种菌的生长影响曲线 | 第55-56页 |
| ·营养物条件下菌种对砷的动力学研究 | 第56-57页 |
| ·无营养物条件下内生菌对砷的动力学研究 | 第57-58页 |
| ·EPS(胞外聚合物)与细菌砷抗性性关系研究 | 第58页 |
| ·微生物氧化性测定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高砷抗性菌用于吸附重金属铅的研究 | 第60-76页 |
| ·引言 | 第60-61页 |
| ·实验部分 | 第61-64页 |
| ·实验试剂 | 第61-62页 |
| ·实验仪器 | 第62页 |
|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 ·铅的抗性研究 | 第62页 |
| ·生物吸附剂的制备 | 第62-63页 |
| ·溶液pH对细菌粉体吸附As(III,V)和Pb~(2+)的影响 | 第63页 |
| ·吸附与解吸实验 | 第63页 |
| ·菌粉的表征 | 第63-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5页 |
| ·内生菌对铅离子的抗性研究 | 第64-65页 |
| ·内生菌的生物产量 | 第65页 |
| ·pH对吸附As(III,V)和Pb~(2+)的影响 | 第65-66页 |
|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第66-67页 |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67-69页 |
| ·铅离子的初始浓度与吸附容量的对比 | 第69-72页 |
| ·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分析 | 第72-74页 |
| ·重复利用次数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