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6页 |
1 前言 | 第16-36页 |
·背景介绍 | 第16-21页 |
·应用背景 | 第16-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9-21页 |
·微尺度气体流动换热研究进展及目前存在的科学问题 | 第21-33页 |
·尺度效应 | 第23-24页 |
·方程适用性及边界条件 | 第24-26页 |
·表面效应及界面作用 | 第26-27页 |
·可压缩性 | 第27-28页 |
·稀薄效应 | 第28-29页 |
·入口效应 | 第29-30页 |
·粘性加热效应 | 第30-32页 |
·速度反转现象 | 第32-33页 |
·实验研究 | 第33页 |
·全文主要内容 | 第33-36页 |
·研究内容 | 第34页 |
·研究目标 | 第34-36页 |
2 微纳米尺度流动传热的同伦分析求解 | 第36-58页 |
·简介 | 第36页 |
·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 | 第36-38页 |
·滑移模型简介 | 第36-37页 |
·求解问题的物理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求解方法简介 | 第38-41页 |
·一阶、二阶滑移模型求解 | 第41-45页 |
·相似变换 | 第41-42页 |
·一阶模型的求解 | 第42-43页 |
·二阶模型的求解 | 第43页 |
·收敛性证明 | 第43-45页 |
·结果分析 | 第45-53页 |
·滑移流区 | 第49-51页 |
·过渡流区 | 第51-53页 |
·纳米通道中流动新现象——"速度反转"的预测 | 第53-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3 微通道内气体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 | 第58-116页 |
·可压缩性与稀薄效应 | 第58-76页 |
·可压缩性效应 | 第58-66页 |
·可压缩性与稀薄效应的竞争关系 | 第66-72页 |
·新无量纲数——滑移长度的提出 | 第72-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入口效应 | 第76-94页 |
·入口效应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76-85页 |
·入口效应对换热特性的影响 | 第85-94页 |
·粘性加热效应 | 第94-113页 |
·概述 | 第94页 |
·几种常见边界情况下粘性加热对流动换热的影响 | 第94-105页 |
·任意热流边界情况下粘性加热对流动换热的影响 | 第105-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6页 |
4 单微通道内流动换热实验研究 | 第116-134页 |
·实验系统的搭建 | 第116-119页 |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119-120页 |
·单微通道气体流动换热实验结果 | 第120-129页 |
·管长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120-123页 |
·水力直径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稀薄效应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粘性加热效应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125-129页 |
·相关结论的实验验证 | 第129-131页 |
·入口效应的实验验证 | 第129-130页 |
·粘性加热效应解析解的实验验证 | 第130-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4页 |
5 复杂微通道热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134-172页 |
·新型微通道热沉系统的提出 | 第134-138页 |
·新型微通道热沉的实验室加工与封装 | 第138-147页 |
·微通道热沉的实验室加工 | 第138-146页 |
·实验段的封装 | 第146-147页 |
·实验系统的搭建及数据处理 | 第147-149页 |
·微通道热沉流动与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 第149-169页 |
·直通道热沉流动换热特性 | 第149-156页 |
·新型多级复杂微通道热沉流动换热特性 | 第156-164页 |
·综合比较 | 第164-169页 |
·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新型微通道热沉散热系统设计思想 | 第169-171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172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172-176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72-174页 |
·本文创新点总结 | 第174-175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75-176页 |
参考文献 | 第176-186页 |
作者简历 | 第186-19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