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27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梳理分析现代对中医药管理及促进基层中医药的政策思路 | 第20页 |
·深入分析基层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及原因 | 第20页 |
·提出促进基层中医药发展的制度设计和具体的政策建议 | 第20-21页 |
·提出中医药参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具体运行模式 | 第21-22页 |
·资料来源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文献检索与情报分析 | 第23-24页 |
·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24页 |
·访谈法 | 第24页 |
·专家咨询法 | 第24页 |
·SWOT分析法 | 第24-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我国基层中医药管理政策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 第27-32页 |
·建国初期 | 第27-28页 |
·改革开放至1996年 | 第28-29页 |
·1997年至2005年 | 第29-30页 |
·2006年至今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第32-61页 |
·机构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第32-56页 |
·被调查机构的基本情况 | 第32-36页 |
·中医药人员情况 | 第36-41页 |
·中医药设备配置情况 | 第41-47页 |
·机构开展服务项目情况 | 第47-52页 |
·中医药服务量及服务收入情况 | 第52-56页 |
·被调查地区中医药的激励政策分析 | 第56-61页 |
·对基层中医药的财政投入 | 第56-57页 |
·政策激励充实中医药人才 | 第57-58页 |
·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适宜技术 | 第58-59页 |
·对中医药的医疗保险报销制度 | 第59-60页 |
·建立治未病中心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61-68页 |
·中医理论思维的现实意义 | 第61-63页 |
·中医的理论思维 | 第61-62页 |
·中医理论思维对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 第62-63页 |
·系统论 | 第63-64页 |
·整体发展观念 | 第63页 |
·各要素相关性 | 第63-64页 |
·系统环境适应性 | 第64页 |
·系统最优化 | 第64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64-66页 |
·医疗服务消费与供给 | 第66-68页 |
·医疗服务需求行为理论 | 第66页 |
·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分析理论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基层中医药发展的SWOT分析 | 第68-87页 |
·中医药在基层发展的优势 | 第68-73页 |
·中医"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我国基层卫生服务的最终目标 | 第68-70页 |
·中医诊疗中的整体观念和与基层全科医生的要求一致 | 第70-71页 |
·中医在基层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 第71-72页 |
·中医"简、便、廉、验"的诊疗技术便于在基层推广 | 第72页 |
·中医"治未病"符合基层预防保健的要求 | 第72-73页 |
·基层中医药发展的劣势 | 第73-78页 |
·中医药服务定价偏低,基层医生缺乏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经济动力 | 第73-75页 |
·基层中医医生提供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能力有限 | 第75-76页 |
·中药质量下降给基层中医医生的治疗行为增加了难度 | 第76-77页 |
·中医特色疗法逐渐减少 | 第77-78页 |
·基层中医药发展的机会 | 第78-81页 |
·新医改及其相关政策要求加强中医药参与基层卫生服务 | 第78-79页 |
·居民对中医养身保健需求强烈 | 第79-80页 |
·慢性病对居民健康危害严重 | 第80-81页 |
·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 | 第81页 |
·基层中医药发展的威胁 | 第81-87页 |
·西医在现有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据强势地位 | 第81-82页 |
·追逐经济收益的社会环境为基层中医人才培养制造障碍 | 第82-83页 |
·配套政策对基层中医的促进效果不明显 | 第83-87页 |
第六章 基层中医药发展的策略建议 | 第87-105页 |
·改变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和运行机制 | 第87-89页 |
·调整基本中医服务价格 | 第89页 |
·地方政府提高对基层中医药建设的重视 | 第89-90页 |
·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中充实中医药硬件资源 | 第90-92页 |
·机构基本设施条件 | 第91页 |
·中医药设备仪器配置条件 | 第91-92页 |
·充实基层中医药人才,提高人才素质 | 第92-95页 |
·稳定和充实基层中医药队伍 | 第92-93页 |
·加强基层中医生的在职继续教育 | 第93-94页 |
·对所有基层医务人员均开展适宜的中医药技术培训 | 第94-95页 |
·确定以服务量为本的基层中医药人员考评机制 | 第95-96页 |
·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中充实中医药服务的内容 | 第96-98页 |
·在基本医疗服务包中充实中医药服务的内容 | 第98-99页 |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向中医药倾斜 | 第99-102页 |
·改革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付制度 | 第100-101页 |
·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项目和报销比例上向中医药倾斜 | 第101-102页 |
·完善其他与基层中医药的配套政策 | 第102-105页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3页 |
综述 | 第113-13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126-130页 |
附件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30-131页 |
附件2:调查表 | 第131-138页 |
附件3:访谈提纲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