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由主义到社会主义--五四时期陈独秀人权思想的嬗变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一、陈独秀人权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5-20页 |
(一) 人权与救亡图存意识的纠结 | 第15-16页 |
(二) 西方的进化论与功利主义思潮 | 第16-19页 |
(三) 科学社会主义 | 第19-20页 |
二、五四前期陈独秀自由主义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0-42页 |
(一) 独立自主的人格 | 第21-23页 |
(二) 人民的自由权利 | 第23-29页 |
1. 封建礼教是个性自由的思想枷锁 | 第23-24页 |
2. 封建宗法是个性自由的制度束缚 | 第24-25页 |
3. 思想言论自由 | 第25-27页 |
4. 陈独秀对于其他自由权利的论述 | 第27-29页 |
(三) 人民的平等权利 | 第29-34页 |
1. 民国初期平等权的表达与实践 | 第29-31页 |
2. 陈独秀对平等权的基本看法 | 第31-34页 |
(四) 实现和保障人权 | 第34-38页 |
1. 人权的法律化 | 第34-36页 |
2. 人权作为实有权利 | 第36-38页 |
(五) 民治主义:中国人权实现的具体路径 | 第38-42页 |
三、五四后期陈独秀向社会主义的转向 | 第42-45页 |
(一) 西化的幻灭与布尔什维克的启示 | 第42-44页 |
(二) 向社会主义人权观的转向 | 第44-45页 |
四、陈独秀社会主义人权观的初步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 第45-63页 |
(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劳工人权 | 第46-49页 |
(二) 保障劳工生存权与劳动权 | 第49-52页 |
(三) 社会主义与自由权利 | 第52-55页 |
1. 自由与劳工专政 | 第52-54页 |
2. 个体自由与社会 | 第54-55页 |
(三) 社会主义与民主权利 | 第55-59页 |
1. 劳工的社会管理权与政权 | 第56-57页 |
2. 阶级斗争—实现民主权利的根本途径 | 第57-59页 |
(四) 社会主义与其他权利 | 第59-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