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变极性TIG电源的研究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缩略词注释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5页 |
·氩弧焊的特点 | 第15-16页 |
·铝合金焊接的发展 | 第16-19页 |
·直流钨极接负TIG焊 | 第17页 |
·直流钨极接正TIG焊 | 第17页 |
·正弦波交流TIG焊 | 第17-18页 |
·方波交流TIG焊 | 第18页 |
·变极性TIG焊 | 第18-19页 |
·变极性TIG电源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主电路设计与研究 | 第21-45页 |
·主电路原理 | 第21页 |
·主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 第21-26页 |
·一次逆变电路 | 第21-25页 |
·二次逆变电路 | 第25-26页 |
·电路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26-31页 |
·仿真软件选择 | 第26-27页 |
·输入整流电路仿真 | 第27-28页 |
·软开关电路仿真 | 第28-30页 |
·实验验证 | 第30-31页 |
·稳弧电路 | 第31-38页 |
·电弧的物理基础 | 第31-33页 |
·交流电弧的特点 | 第33-35页 |
·稳弧脉冲施加时刻 | 第35-37页 |
·稳弧电路拓扑结构 | 第37页 |
·工作状态分析及计算 | 第37-38页 |
·主电路的计算和器件选择 | 第38-44页 |
·主电路输入参数 | 第38-39页 |
·三相整流模块的计算 | 第39-40页 |
·直流母线输入滤波电容、电阻的设计 | 第40页 |
·主变压器设计 | 第40-42页 |
·功率模块的计算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5-61页 |
·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 第45页 |
·控制芯片选型 | 第45-49页 |
·数字信号处理器 | 第45-47页 |
·微控制器 | 第47-49页 |
·控制系统硬件实现 | 第49-51页 |
·焊接电流取样 | 第49-50页 |
·焊接电压取样 | 第50页 |
·电流型PWM控制电路 | 第50-51页 |
·驱动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 第51-54页 |
·一次逆变驱动设计 | 第51-52页 |
·二次逆变驱动设计 | 第52-54页 |
·通讯接口电路 | 第54-56页 |
·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 第56-57页 |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57-60页 |
·电网输入端的抗干扰措施 | 第58-59页 |
·焊枪开关的抗干扰处理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及程序结构 | 第61-71页 |
·DSP开发环境 | 第61-63页 |
·Code Warrior IDE | 第61-62页 |
·Processor Expert软件开发包 | 第62-63页 |
·程序设计 | 第63-65页 |
·系统流程图 | 第63-64页 |
·两步和四步工作方式 | 第64-65页 |
·控制算法 | 第65-67页 |
·软件抗干扰 | 第67-69页 |
·软件滤波 | 第67-68页 |
·软件的其他抗干扰设计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及试验结果 | 第71-81页 |
·系统实现 | 第71-72页 |
·控制面板 | 第71-72页 |
·工作时序 | 第72页 |
·工作波形分析 | 第72-75页 |
·焊接电流波形 | 第73-74页 |
·一次逆变和二次逆变电流对比 | 第74-75页 |
·电弧的稳定性分析 | 第75-76页 |
·试验结果 | 第76-79页 |
·正负半波电流占空比和焊接效果的关系 | 第76-78页 |
·正负半波电流幅值和焊接效果的关系 | 第78页 |
·现场试验焊缝效果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附录A:PI控制子程序 | 第83-89页 |
附录B:试验环境及相关试验设备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7-9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