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模型的我国物流企业经营效率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 ·引言 | 第8页 |
|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8-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物流企业效率评价指标 | 第11-12页 |
| ·物流企业效率评价方法 | 第12-14页 |
|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 ·DEA概述 | 第16-17页 |
| ·DEA发展过程 | 第16页 |
| ·DEA方法特点 | 第16-17页 |
| ·DEA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 ·决策单元 | 第17页 |
| ·生产可能集及其确定 | 第17-18页 |
| ·生产前沿面及投影 | 第18-19页 |
| ·DEA有效性的经济意义 | 第19-20页 |
| ·DEA有效与弱DEA有效的经济意义 | 第19页 |
| ·技术有效和规模收益 | 第19-20页 |
| ·DEA评价步骤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构建物流企业经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第22-32页 |
| ·物流企业特征和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22-24页 |
| ·现代物流企业定义 | 第22页 |
| ·现代物流企业特征 | 第22-23页 |
| ·物流企业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23-24页 |
| ·输入输出指标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 | 第24-25页 |
| ·增加指标对 DEA评价的影响分析 | 第24-25页 |
| ·指标相关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 | 第25页 |
| ·建立DEA-经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第25-32页 |
| 第四章 经营效率DEA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分析 | 第32-41页 |
| ·技术效率分析 | 第32-35页 |
| ·不变规模收益下的技术有效 | 第32-34页 |
| ·可变规模收益下的技术有效分析 | 第34-35页 |
| ·规模效率分析 | 第35-36页 |
| ·超效率模型分析 | 第36-37页 |
| ·纵向效率变化趋势分析 | 第37-38页 |
| ·分析指标对 DMU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两阶段的投入产出优化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41-64页 |
| ·参评企业概述及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 ·DEA评价过程 | 第42-60页 |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4页 |
| ·C~2R模型分析 | 第44-47页 |
| ·C~2GS~2模型分析 | 第47-54页 |
| ·超效率模型分析 | 第54-55页 |
| ·DEA-Malmquist指数分析 | 第55-56页 |
| ·输出指标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分析 | 第56-59页 |
| ·各物流企业投入产出改进 | 第59-60页 |
| ·结论与管理建议 | 第60-64页 |
| ·基本结论 | 第60-61页 |
| ·管理建议 | 第61-6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总结 | 第64-65页 |
| ·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附录 | 第70-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