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机械式ABS的结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ABS的发展史及趋势 | 第10-12页 |
·ABS技术在摩托车上的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的现状 | 第12页 |
·国内的现状 | 第12-13页 |
·ABS的作用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摩托车ABS的工作原理 | 第15-25页 |
·摩托车液压盘式制动器的的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ABS的工作原理 | 第16-22页 |
·滑移率 | 第16-17页 |
·附着系数 | 第17-19页 |
·附着力和地面制动力 | 第19-20页 |
·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 第20页 |
·电子式ABS的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 | 第20-21页 |
·MABS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机械式ABS与电子式ABS区别 | 第22-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摩托车ABS的结构分析 | 第25-40页 |
·机械机构的主要要求 | 第25-26页 |
·国外摩托车ABS结构分析 | 第26-30页 |
·电子式制动防抱死装置 | 第26-28页 |
·电机驱动式ABS | 第28-29页 |
·机械式ABS | 第29-30页 |
·国外ABS结构在国内的应用 | 第30页 |
·国内摩托车ABS结构分析 | 第30-35页 |
·隔腔限压式ABS | 第31-33页 |
·节流瞬时稳压式ABS | 第33-34页 |
·胶囊定值膨胀限压式ABS | 第34-35页 |
·国内的摩托车MABS专利结构分析 | 第35-38页 |
·串联式ABS | 第35-37页 |
·并联式ABS | 第37-38页 |
·国内MABS的专利结构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ABS结构设计和主参数的设定分析研究 | 第40-52页 |
·摩托车MABS的功能原理分析 | 第40-42页 |
·功能原理设计理论的介绍 | 第40-42页 |
·摩托车MABS功能原理介绍 | 第42页 |
·摩托车MABS的结构设计 | 第42-45页 |
·整体装配结构的介绍和分析 | 第42-43页 |
·外壳体结构的特点介绍 | 第43-44页 |
·弹簧的设计 | 第44-45页 |
·结构主参数的介绍和分析 | 第45-46页 |
·活塞调节面积的确定 | 第46页 |
·预紧力的设定 | 第46-50页 |
·制动压力的分析和设定 | 第46-49页 |
·制动压力的实例计算分析 | 第49-50页 |
·活塞密封性的设计 | 第50-51页 |
·工作过程分析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摩托车MABS的建模与分析 | 第52-63页 |
·建模的概念介绍 | 第52页 |
·整车模型 | 第52-54页 |
·轮胎模型 | 第54-55页 |
·制动器模型 | 第55-58页 |
·制动器主缸模型 | 第55-56页 |
·制动管模型 | 第56页 |
·制动钳模型 | 第56-57页 |
·制动器制动压力模型 | 第57-58页 |
·MABS控制模型 | 第58-59页 |
·MABS的工作过程分析 | 第59-60页 |
·仿真及分析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摩托车MABS的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3-78页 |
·MABS密封性能的实验 | 第63-64页 |
·实验内容 | 第63页 |
·实验装置 | 第63-6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页 |
·MABS最大泄漏压力的实验 | 第64-65页 |
·实验内容 | 第64页 |
·实验装置 | 第64-65页 |
·实验数据与分析 | 第65页 |
·MABS防抱死效果的实验 | 第65-75页 |
·实验内容 | 第66页 |
·实验装置 | 第66-69页 |
·实验数据记录 | 第69-75页 |
·实验数据的分析 | 第75页 |
·本次实验的结果分析 | 第75-76页 |
·实验的问题 | 第76-77页 |
·预紧力的设置问题 | 第76页 |
·密封性的问题 | 第76页 |
·路面纵向附着系数的确定问题 | 第76-77页 |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 第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全文总结 | 第78页 |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