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1. 导论 | 第8-1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研究思路和创新尝试 | 第9-10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 2. 政府绩效评估的国际经验 | 第12-32页 |
| ·西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 | 第12-16页 |
| ·政府绩效评估的概念 | 第12-13页 |
| ·顾客导向理念的兴起 | 第13-16页 |
| ·英国政府“顾客导向”绩效评估的理念创新 | 第16-19页 |
| ·公民宪章运动 | 第16-17页 |
| ·最佳价值 | 第17-19页 |
| ·美国政府“顾客导向”绩效评估的制度创新及主体拓展 | 第19-22页 |
| ·两大纲领性文件 | 第19-21页 |
| ·著名的民间机构——坎贝尔研究所 | 第21-22页 |
| ·良好的制度基础:西方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保障 | 第22-27页 |
| ·分权化管理 | 第22-24页 |
| ·责任机制 | 第24-25页 |
| ·结果为本 | 第25-26页 |
| ·顾客导向 | 第26-27页 |
| ·顾客导向在西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实施经验 | 第27-32页 |
| ·评估主题凸显顾客导向 | 第27-28页 |
| ·评估制度化是实践顾客导向理念的重要途径 | 第28-29页 |
| ·“多元化”主体评议政府绩效体现顾客导向 | 第29-30页 |
| ·政府支持是贯彻顾客导向评估制度的有效手段 | 第30-31页 |
| ·科学的评估理念、方法和技术立足于顾客导向 | 第31-32页 |
| 3.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及其价值导向 | 第32-46页 |
| ·公众满意——我国语境下的顾客导向理念 | 第32-33页 |
| ·公众满意导向下的政府绩效评估内涵 | 第33-35页 |
| ·公众满意理念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在要求 | 第33-34页 |
| ·公众满意与政府绩效评估之间的有机互动关系 | 第34-35页 |
|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基础障碍 | 第35-38页 |
| ·分权幅度不大 | 第36页 |
| ·对上负责,注重规则 | 第36-37页 |
| ·轻视结果 | 第37页 |
| ·偏离公众导向 | 第37-38页 |
|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6页 |
| ·绩效评估观念扭曲 | 第38-39页 |
| ·评估内容、程序和结果的不规范 | 第39-41页 |
| ·评估主体单一化 | 第41-42页 |
| ·评估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欠缺 | 第42-44页 |
| ·评估缺乏监督,信息透明度低 | 第44-46页 |
| 4. 走向公众满意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 | 第46-66页 |
|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改革的导向 | 第46-50页 |
| ·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新进展 | 第46-49页 |
| ·开展公众满意导向政府绩效评估的现实作用 | 第49-50页 |
| ·制度基础调整:提供借鉴西方经验的适宜条件 | 第50-55页 |
| ·充分授权,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 第51-52页 |
| ·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 | 第52页 |
| ·实行结果为本的制度 | 第52-54页 |
| ·关注公众需求,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和利益表达机制 | 第54-55页 |
| ·借鉴西方经验,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 | 第55-63页 |
| ·转变思想和文化观念,树立公众满意导向的绩效观 | 第55-57页 |
| ·制定专门的绩效法和相关制度 | 第57-58页 |
| ·逐步建立多元绩效评估体制 | 第58-60页 |
|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第60-62页 |
| ·完善绩效评估信息的实现机制 | 第62-63页 |
| ·推进我国公众满意导向下政府绩效评估的实施原则和具体策略 | 第63-66页 |
| ·实施原则 | 第63-64页 |
| ·具体策略 | 第64-66页 |
| 5. 结语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