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词表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链格孢霉过敏的临床特征及标准血清池的建立 | 第10-16页 |
1 前言 | 第10页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10-12页 |
3、结果 | 第12-14页 |
讨论 | 第14-16页 |
第二部分 链格孢霉的培养与鉴定 | 第16-27页 |
1.前言 | 第16页 |
2、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16-17页 |
3、方法 | 第17-19页 |
4、结果 | 第19-25页 |
讨论 | 第25-27页 |
第三部分 链格孢霉变应原提取方法的研究 | 第27-37页 |
1、前言: | 第27页 |
2、链格袍霉变应原提取方法的探索: | 第27-29页 |
3、SDS-PAGE检测变应原浸液蛋白组成 | 第29-31页 |
4、放射性吸附抑制试验(RAST) | 第31-32页 |
5 结果 | 第32-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部分 SDS-PAGE免疫印迹分析 | 第37-44页 |
1 前言 | 第37页 |
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7-38页 |
3 方法 | 第38-39页 |
4 结果 | 第39-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第五部分 链格孢霉变应原浸液的2-DE | 第44-55页 |
1、前言 | 第44页 |
2、材料和方法 | 第44-53页 |
3、结果 | 第53-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综述 | 第62-81页 |
附录 | 第81-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