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 前言 | 第6页 |
| 第一部分 地区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6-18页 |
| 一、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二、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 (一) 产业竞争力及其内涵 | 第8-9页 |
| (二) 地区产业竞争力及其内涵 | 第9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三、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第10-17页 |
| (一) 比较优势与产业竞争力 | 第10-11页 |
| (二) 地区产业竞争力成长的阶段 | 第11-12页 |
| (三) 影响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因素 | 第12-17页 |
| 四、 国内外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分析 | 第17-18页 |
| (一) 国外研究分析 | 第17-18页 |
| (二) 国内研究分析 | 第18页 |
| 第二部分 地区产业竞争力评估方法 | 第18-22页 |
| 一、 地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 | 第19-20页 |
| 二、 评价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 第20-21页 |
| 三、 地区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 (一)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1-22页 |
| (二) 单指标评价及综合评价计算模型 | 第22页 |
| 第三部分 地区产业竞争力比较实证分析 | 第22-35页 |
| 一、 中国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第22-26页 |
| (一) 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第23-24页 |
| (二) 我国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24-26页 |
| 二、 中国各省市区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 三、 济南市和青岛市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27-31页 |
| 四、 常州市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31-35页 |
| (一) 常州经济发展及制造业区域比较 | 第31-32页 |
| (二) 从地区经济基础乘数看常州制造业竞争力形成的内在动力基础 | 第32-33页 |
| (三) 常州制造业竞争力区域比较分析 | 第33-35页 |
| 第四部分 提高中国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 第35-39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 附录 | 第40-44页 |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