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引 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创业板及其监管的意义 | 第11-17页 |
一、 创业板设立的意义 | 第11-15页 |
(一) 为风险投资提供畅通的退出渠道 | 第11-12页 |
(二) 促进高科技产业化 | 第12-13页 |
(三) 繁荣资本市场 | 第13-15页 |
二、 创业板加强法律监管的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创业板市场监管的法理框架 | 第17-24页 |
一、 创业板市场的监管理念 | 第17-18页 |
(一) 以信息披露为本 | 第17-18页 |
(二) '买者自负'原则 | 第18页 |
二、 创业板监管架构的设置 | 第18-20页 |
三、 对创业板监管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一) 对上市公司特别是其信息披露方面的监管 | 第20-21页 |
(二) 培育、壮大机构投资者 | 第21页 |
(三) 全面推行保荐人制度 | 第21-22页 |
四、 创业板监管的国际合作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创业板监管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 | 第24-30页 |
一、 创业板监管体制亟待调整 | 第24-25页 |
二、 监管方式需要改革 | 第25-27页 |
三、 证券监管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 第27-28页 |
四、 市场欺诈与操纵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 第28页 |
五、 市场投资者的引导工作要求加强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构建我国创业板监管法律制度的设想 | 第30-46页 |
一、 以先进的监管理念来构建我国的创业板监管制度 | 第30-33页 |
二、 建立分层分级监管的监管体制 | 第33-40页 |
(一) 境外创业板监管体制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 第33-37页 |
(二) 对我国创业板监管体系建设的启示 | 第37-40页 |
三、 健全与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第40-44页 |
四、 加强市场监控力度 | 第44-45页 |
五、 培养成熟的投资人队伍 | 第45-46页 |
结 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