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ATO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3页 |
| 1 绪论 | 第13-18页 |
| ·列车自动驾驶ATO系统概述 | 第13-14页 |
| ·仿真测试技术简介 | 第14-15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2 ATO测试系统需求分析 | 第18-31页 |
| ·ATO系统架构 | 第18-23页 |
| ·ATO系统定义 | 第18-19页 |
| ·ATO系统构成 | 第19-21页 |
| ·ATO系统设备间信号流 | 第21-23页 |
| ·ATO系统功能 | 第23-28页 |
| ·自动驾驶功能 | 第23-24页 |
| ·自动出发功能 | 第24页 |
| ·自动速度控制功能 | 第24-25页 |
| ·列车精确停车及目标制动功能 | 第25页 |
| ·车地双向通讯功能 | 第25-26页 |
| ·门控功能 | 第26-27页 |
| ·人机交互功能 | 第27-28页 |
| ·ATO仿真测试系统模块设计 | 第28-31页 |
| 3 城市轨道牵引计算模型 | 第31-45页 |
|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计算理论 | 第31-32页 |
|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 第31-32页 |
|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计算概论 | 第32页 |
| ·牵引力 | 第32-35页 |
| ·运行阻力 | 第35-38页 |
| ·基本阻力 | 第35-36页 |
| ·附加阻力 | 第36-38页 |
| ·制动力 | 第38-40页 |
| ·列车运动合力模型 | 第40-45页 |
| ·列车启动过程 | 第41-42页 |
| ·列车中间运行过程 | 第42-43页 |
| ·列车进站制动过程 | 第43-45页 |
| 4 仿真测试系统平台 | 第45-54页 |
| ·虚拟仪器概论 | 第45-47页 |
| ·虚拟仪器概念 | 第45-46页 |
| ·虚拟仪器优势 | 第46页 |
| ·虚拟仪器测试台搭建 | 第46-47页 |
| ·软件开发平台 | 第47-50页 |
| ·Labview图形化编程环境 | 第47-48页 |
| ·Labview开发特点 | 第48-50页 |
| ·虚拟仪器硬件开发平台 | 第50-54页 |
| ·虚拟仪器总线架构选型 | 第50-51页 |
| ·PXI系统架构 | 第51-52页 |
| ·PXI功能模块选型 | 第52-54页 |
| 5 仿真测试系统实现 | 第54-76页 |
| ·ATO仿真测试系统总体架构 | 第54-55页 |
| ·仿真测试流程图 | 第55-60页 |
| ·牵引计算模型设计实现 | 第60-68页 |
| ·牵引计算模型总体架构 | 第60-61页 |
| ·牵引计算模型数据结构 | 第61-63页 |
| ·牵引计算模型程序实现 | 第63-68页 |
| ·与ATO设备通讯设计实现 | 第68-76页 |
| ·与ATO设备通讯模块总体架构 | 第68-70页 |
| ·与ATO设备通讯模块流程图 | 第70-71页 |
| ·与ATO设备通讯程序实现 | 第71-76页 |
| 6 ATO仿真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76-83页 |
| ·ATO系统测试实施 | 第76-78页 |
| ·测试预备 | 第76页 |
| ·测试用例 | 第76-77页 |
| ·实验环境 | 第77-78页 |
| ·测试结果图表 | 第78-83页 |
| ·测试结果图 | 第78-80页 |
| ·测试运行数据表 | 第80-83页 |
| 7 结论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 作者简历 | 第87-9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