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引言 | 第4-6页 |
一、我国传统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形成与效应评价 | 第6-14页 |
(一) 传统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形成 | 第6-9页 |
(二) 传统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实施效果与问题 | 第9-14页 |
1. 实施效果 | 第9-10页 |
2. 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3. 对传统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评价与总结 | 第12-14页 |
二、对传统经济适用住房性质及保障对象的重新定位 | 第14-20页 |
(一) 重新定位的重大标志——24 号文 | 第14-15页 |
(二) 重新定位的原因 | 第15-20页 |
三、经济适用房重新定位后住房保障体系的新问题与出路 | 第20-26页 |
(一) 重新定位后住房保障体系的新问题 | 第20-23页 |
(二) 出路:对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构 | 第23-26页 |
四、经济适用房重新定位下的配套法律制度 | 第26-32页 |
(一) 完善的管理机构 | 第26-27页 |
(二) 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 | 第27-29页 |
(三) 完善的准入制度体系 | 第29-31页 |
1. 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线的划分 | 第29-30页 |
2. 个人收入及财产的监管 | 第30-31页 |
(四) 完善的退出机制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