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关于选择在哲学层面的认识 | 第11-12页 |
·对影响职业因素的概要 | 第12-13页 |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的研究 | 第13-16页 |
·体育教育专业建设 | 第13-14页 |
·体育院系的专业态度 | 第14页 |
·国内外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 第14-15页 |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第15页 |
·就业现状 | 第15-16页 |
·当今学校体育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出新要求 | 第16-17页 |
·关于专项课的研究 | 第17-18页 |
·关于个性与专项选择的研究 | 第18-19页 |
·专项选择与国家政策的联系 | 第19-21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1-26页 |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1-22页 |
·访谈法 | 第22-23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3-24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24页 |
·逻辑分析法 | 第24页 |
·观察法 | 第24页 |
·研究的步骤 | 第24-26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26-50页 |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体系 | 第26-28页 |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 | 第26页 |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主要的课程内容体系 | 第26-28页 |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专项选择的基本现状 | 第28-42页 |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专项选择的基本流程 | 第28-30页 |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专项选择的基本特征 | 第30-42页 |
·影响学生专项选择的主要因素 | 第42-47页 |
·个性与专项选择 | 第43-44页 |
·就业与专项选择 | 第44页 |
·特长与专项选择 | 第44-45页 |
·性别与专项选择 | 第45页 |
·家庭收入与专项选择 | 第45页 |
·不同地域与专项选择 | 第45-46页 |
·血型与专项选择 | 第46页 |
·他人影响与专项选择 | 第46-47页 |
·影响教师选择学生的主要因素 | 第47-49页 |
·学生自身能力与本专项特点 | 第47-48页 |
·班级规模 | 第48-49页 |
·对改进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选择的基本思考 | 第49-50页 |
5 结论 | 第50-52页 |
6 致谢 | 第52-53页 |
7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8 附录 | 第55-60页 |
附录A | 第55-57页 |
附录B | 第57-58页 |
附录C | 第58-59页 |
附件D | 第59-60页 |
9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