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F计提银行资产减值准备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我国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现状 | 第9-10页 |
·中美银行业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比较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1-14页 |
2 贷款减值准备理论与现状 | 第14-23页 |
·提取贷款减值准备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 | 第14页 |
·财务会计理论 | 第14-15页 |
·银行计提减值准备的意义 | 第15-16页 |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制度的发展 | 第16-20页 |
·资产减值准备提取不准及其成因 | 第20-23页 |
·资产减值准备提取不准现状 | 第20-21页 |
·减值准备提取不准的原因 | 第21-23页 |
3 两种方法比较 | 第23-29页 |
·传统方法(一般准备+五级分类) | 第23-25页 |
·传统方法的介绍 | 第23-24页 |
·五级分类方法的优缺点 | 第24-25页 |
·DCF 方法 | 第25-29页 |
·DCF 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 | 第25-26页 |
·DCF 方法的局限性和适用性 | 第26-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4 DCF 在大额公司不良资产减值准备中的运用 | 第29-36页 |
·适用范围 | 第29-30页 |
·DCF 计提大额对公不良贷款减值准备方法 | 第30-32页 |
·DCF 计提大额对公不良贷款减值准备方法 | 第30-31页 |
·DCF 计提大额对公不良贷款减值准备的前提 | 第31-32页 |
·DCF 计提大额对公不良贷款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 | 第32页 |
·案例分析 | 第32-36页 |
·DCF 计提贷款减值准备 | 第32-34页 |
·DCF 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影响 | 第34-36页 |
5 推行DCF 方法的措施 | 第36-38页 |
·建立健全完备的方法体系 | 第36页 |
·在某些环节引进社会中介机构 | 第36页 |
·提高风险监控人员素质 | 第36-37页 |
·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 | 第37页 |
·做好向DCF 方法过渡 | 第37-38页 |
6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