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颗粒在常重力和微重力下着火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煤着火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煤着火机理 | 第12-13页 |
| ·单颗粒煤着火模型 | 第13-17页 |
| ·常重力下单颗粒煤着火的实验 | 第17-18页 |
| ·微重力下煤着火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微重力下的传热特性 | 第18-19页 |
| ·微重力下实验设备 | 第19-20页 |
| ·微重力下煤着火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结果 | 第23-54页 |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23-32页 |
| ·实验落塔系统要求 | 第23-24页 |
| ·系统设计与建立 | 第24-29页 |
| ·加热系统 | 第24-25页 |
| ·给料系统 | 第25-26页 |
| ·供电和控制系统 | 第26-27页 |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27-29页 |
| ·实验台支撑与固定系统 | 第29页 |
| ·微重力设施 | 第29-30页 |
| ·落塔与落舱 | 第29-30页 |
| ·提升释放与回收系统 | 第30页 |
| ·测量与控制系统 | 第30页 |
| ·实验步骤 | 第30-32页 |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第32-42页 |
| ·CCD 成像原理 | 第34-35页 |
| ·彩色CCD 色度学原理 | 第35-36页 |
| ·基于彩色三基色的双色法温度图像检测方法 | 第36-38页 |
| ·MATLAB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第38-39页 |
| ·黑体炉标定 | 第39-42页 |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42-45页 |
| ·颗粒表面温度处理 | 第43页 |
| ·火焰面高度处理 | 第43-45页 |
| ·实验结果 | 第45-54页 |
| ·着火现象描述 | 第45页 |
| ·着火温度与着火时间 | 第45-54页 |
| 第3章 单颗粒煤着火模型的改进和应用 | 第54-70页 |
| ·TGA 求解煤焦反应动力学参数 | 第54-57页 |
| ·单颗粒煤着火模型 | 第57-64页 |
| ·模型方程 | 第57-59页 |
| ·着火判据 | 第59-61页 |
| ·异相着火判据 | 第59-60页 |
| ·均相着火判据 | 第60-61页 |
| ·数值求解方法 | 第61-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0页 |
| 第4章 气体流动对煤颗粒着火的影响 | 第70-80页 |
| ·实验装置 | 第70-7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1-80页 |
| ·不同环境温度下强制对流对煤粒着火的影响 | 第71-73页 |
| ·对流对煤粒异相着火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73-78页 |
| ·不同对流强度下高挥发分煤颗粒着火机理的讨论 | 第78-80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全文总结 | 第80-81页 |
| ·全文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