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 ·地震计参数与常用标定方法 | 第11-13页 |
| ·地震计台站标定 | 第13-14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和实验条件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算法思想概述 | 第16-34页 |
| ·阶跃标定算法思想概述 | 第17-25页 |
| ·阶跃标定的基本原理 | 第17-20页 |
| ·原有阶跃标定算法所面临的问题 | 第20-21页 |
| ·新阶跃标定算法的思想概述 | 第21-25页 |
| ·正弦标定算法思想概述 | 第25-31页 |
| ·正弦标定的基本原理 | 第26-29页 |
| ·原有正弦标定算法所面临的问题 | 第29-30页 |
| ·新正弦标定算法的思想概述 | 第30-31页 |
| ·对比法测量地震计绝对灵敏度方法的思想概述 | 第31-34页 |
| ·电流标定在确定地震计灵敏度方面的问题 | 第31-32页 |
| ·对比法测量地震计灵敏度的理论基础 | 第32-33页 |
| ·对比法测量地震计灵敏度的算法思想概述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算法实现 | 第34-68页 |
| ·阶跃标定算法实现 | 第34-52页 |
| ·波形预处理的实现 | 第34-39页 |
| ·波形合法性判断 | 第34-36页 |
| ·阶跃响应起始点和峰值点的确定 | 第36-38页 |
| ·滤波去噪 | 第38-39页 |
| ·阶跃标定核心算法的实现 | 第39-52页 |
| ·误差函数的确定 | 第40-41页 |
| ·映射的实现 | 第41-46页 |
| ·对信号整体漂移的克服 | 第46-48页 |
| ·黄金分割搜索法 | 第48-51页 |
| ·单纯形搜索法 | 第51-52页 |
| ·正弦标定算法实现 | 第52-60页 |
| ·高频段定位 | 第53-55页 |
| ·低频段定位 | 第55-56页 |
| ·对失真高频数据的修复 | 第56-60页 |
| ·对比法测量地震计灵敏度算法的实现 | 第60-68页 |
| ·对地震计的输出数据做功率谱估计 | 第61-62页 |
| ·对功率谱估计曲线的平滑处理 | 第62页 |
| ·该测量过程中输入和噪音的定义以及噪音水平和信噪比的计算 | 第62-68页 |
| 第四章 对算法进行测试实验的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68-102页 |
| ·对阶跃标定算法进行测试实验的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68-79页 |
| ·对计算机模拟数据的处理 | 第68-70页 |
| ·对台站上记录数据的测试 | 第70-79页 |
| ·不同类型地震计的测试结果以及与出厂值的对比 | 第70-71页 |
| ·同一台地震计三个月内多次标定结果的对比 | 第71-79页 |
| ·阶跃标定算法的效率 | 第79页 |
| ·对正弦标定算法进行测试实验的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79-80页 |
| ·对比法测量地震计灵敏度方法的测试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80-102页 |
| ·对 BBVS-60 地震计测试所得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 | 第80-96页 |
| ·对 CMP-3ESPC 地震计测试所得结果即对结果的分析 | 第96-99页 |
| ·对 FSS 地震计测试所得结果即对结果的分析 | 第99-102页 |
| 第五章 总结和讨论 | 第102-106页 |
| ·总结 | 第102-103页 |
| ·讨论 | 第103-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08页 |
| 致谢 | 第108-109页 |
| 作者简历 | 第109页 |
| 参加项目 | 第109页 |
| 发表文章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