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20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7页 |
·健康素养的研究 | 第10-16页 |
·综合评价方法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 第16-17页 |
2.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3.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7页 |
1.研究对象 | 第20-22页 |
·全国城乡公众调查 | 第20-21页 |
·特殊人群抽样 | 第21-22页 |
2.调查问卷 | 第22页 |
3.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过程 | 第22-26页 |
·评价体系指标筛选 | 第23-24页 |
·综合指数模型建立 | 第24-26页 |
4.质量控制 | 第26页 |
5.资料整理与分析 | 第26-27页 |
·资料整理 | 第26页 |
·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研究结果 | 第27-68页 |
1.现场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7-30页 |
·全国城乡公众调查 | 第27-28页 |
·流动人口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军队战士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2.健康素养指标体系筛选结果 | 第30-31页 |
3.健康素养的综合评价模型 | 第31-39页 |
·健康素养分指数的构建 | 第31-38页 |
·健康素养综合指数模型的构建 | 第38-39页 |
4.健康素养评价体系的评估 | 第39-43页 |
·与问卷总分的相关检验 | 第39-40页 |
·健康素养分指数内在联系检验 | 第40-41页 |
·健康素养评价体系信度、效度分析 | 第41-43页 |
5.健康素养综合指数的应用 | 第43-68页 |
·全国城乡公众健康素养状况 | 第43-50页 |
·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状况 | 第50-52页 |
·军队战士健康素养状况 | 第52-53页 |
·健康素养与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等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53-55页 |
·构建不同人群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有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模型 | 第55-60页 |
·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 第60-68页 |
讨论 | 第68-75页 |
1.构建健康素养综合指数的意义 | 第68-70页 |
2.中国公众健康素养现状分析 | 第70-71页 |
3.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分析 | 第71-72页 |
4.军队战士健康素养分析 | 第72页 |
5.健康素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第72-73页 |
6.健康素养与卫生服务利用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政策建议 | 第76-78页 |
创新及不足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文献综述:健康素养:21~(st)世纪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新挑战 | 第8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附录1 全国调查抽样方案 | 第96-99页 |
附录2 省抽样情况及抽样点编码表 | 第99-100页 |
附录3 住户抽样情况表 | 第100-101页 |
附录4 个人抽样情况表 | 第101-102页 |
附录5 军队的抽样 | 第102-103页 |
附录6 现场调查工作守则 | 第103-106页 |
附录7 调查问卷及填写说明 | 第106-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简历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