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地方剧艺术论文

异曲同工各春秋--试论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近百年音乐的发展和变化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引言第8-12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第8-9页
  一、《牡丹亭·游园惊梦》第8页
  二、三代昆曲演员及作品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研究原因第9-10页
 第三节 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理论意义第10页
  二、实践意义第10-12页
第一章 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第12-18页
 第一节 昆曲的形成——迤逦之声起江南第12-13页
 第二节 昆曲的繁盛——雄霸剧坛二百年第13-16页
 第三节 昆曲的衰落——曲尽人散不复还第16-18页
第二章 但是相思莫相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第18-29页
 第一节 传字辈时期的昆曲—风雨严寒 薪火相传第18-24页
  一、昆剧传习所创办始末第18-19页
  二、昆曲传字辈代表人物第19-21页
  三、传字辈的艺术成就第21-24页
 第二节 新中国的昆曲—袅晴丝吹来闲庭院第24-27页
  一、昆曲的支流第25页
  二、各地昆曲院团相继成立第25-27页
 第三节 新世纪的昆曲—好景艳阳天第27-29页
第三章 姹紫嫣红《牡丹亭》第29-52页
 第一节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第29-31页
  一、《牡丹亭》第29页
  二、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第29-31页
 第二节 悄然改变的传统—昆曲电影《游园惊梦》第31-36页
  一、昆曲电影《游园惊梦》概况第31-33页
  二、昆曲电影《游园惊梦》音乐分析第33-36页
 第三节 传统的丰富—昆曲电影《牡丹亭(节选)》第36-41页
  一、昆曲电影《牡丹亭(节选)》概况第36-38页
  二、昆曲电影《牡丹亭(节选)》音乐分析第38-41页
 第四节 传统的突破—昆曲电视剧《牡丹亭》第41-46页
  一、昆曲电视剧《牡丹亭》概况第42-43页
  二、昆曲电视剧《牡丹亭》音乐分析第43-46页
 第五节 传统与现代审美的对接—青春版《牡丹亭》第46-52页
  一、青春版《牡丹亭》概况第47-48页
  二、青春版《牡丹亭》音乐分析第48-52页
结语第52-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一第58-61页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部分曲牌曲谱第58-61页
附录二第61-65页
 近百年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演出剧照第61-65页
  一、传字辈同时期第61-63页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昆曲演员在《牡丹亭》演出中第63-64页
  三、新世纪昆曲演员在《牡丹亭》演出中第64-65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学习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学记》中教学制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