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论文--原子物理学论文

原子的光电离及相关过程的相对论理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8页
   ·20世纪的原子物理学与量子力学第10-11页
   ·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 光电离第11-14页
   ·光电离过程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进展第14-17页
     ·实验研究进展第14-16页
     ·理论研究进展第16-17页
   ·论文的结构第17-18页
第二章 理论方法与相关计算程序第18-54页
   ·原子结构理论第18-25页
     ·引言第18-20页
     ·单组态 Hartree-Fock近似第20-21页
     ·变分原理第21-22页
     ·自洽场第22页
     ·能量第22-23页
     ·多组态计算第23-25页
   ·原子结构与过程计算方法第25-30页
     ·组态相互作用的 Hartree-Fock方法第26-27页
     ·多组态 Hartree-Fock方法第27-28页
     ·R矩阵方法第28页
     ·随机相位交换近似方法第28-29页
     ·含时局域密度近似第29-30页
   ·多组态 Dirac-Fock(MCDF)方法第30-37页
     ·Dirac-Coloumb哈密顿第30-32页
     ·原子态波函数与组态波函数第32-33页
     ·哈密顿矩阵第33-34页
     ·径向波函数第34-36页
     ·角系数第36-37页
   ·MCDF方法的修正第37-40页
     ·Breit相互作用第37页
     ·量子电动力学(QED)的辐射修正第37-38页
     ·原子核有限体积效应第38-39页
     ·几种常用的基于 MCDF方法的程序包第39-40页
   ·光电离和辐射复合截面的理论第40-46页
     ·连续态波函数的求解第40-42页
     ·光电离截面第42-45页
     ·辐射复合截面第45页
     ·多极跃迁的选择定则第45-46页
   ·光电离及辐射复合计算程序 RERR08第46-54页
     ·程序概况第46-47页
     ·整体计算流程第47页
     ·RERR08程序流程第47-48页
     ·RERR08程序输入及运行界面第48-51页
     ·RERR08程序输出结果第51-53页
     ·RERR08程序的应用第53-54页
第三章 相对论效应与多极效应对光电离截面的影响第54-63页
   ·相对论效应第54页
   ·相对论效应对原子结构和辐射跃迁的影响第54-57页
     ·相对论效应对类氢离子ns子壳层束缚能的影响第55-56页
     ·相对论效应对于能级和辐射跃迁的影响第56-57页
   ·相对论效应对光电离截面的影响第57-61页
     ·早期研究工作第57-58页
     ·非相对论与相对论光电离截面第58页
     ·相对论效应对类Li等电子系列离子光电离截面的影响第58-61页
   ·多极效应对光电离截面的影响第61-63页
第四章 电子关联效应对光电离截面的影响第63-73页
   ·电子关联效应第63-64页
   ·驰豫效应对于内壳层光电离截面的影响第64-66页
   ·光电离振激过程第66-69页
   ·光电离共轭振激过程第69-73页
第五章 辐射复合和辐射电子俘获第73-79页
   ·辐射复合过程第73-75页
     ·研究现状第73-74页
     ·类氦Fe~(24+)和类氢 U~(91+)离子的辐射复合第74页
     ·多极效应对辐射复合截面的影响第74-75页
   ·辐射电子俘获过程第75-79页
     ·研究现状第75-76页
     ·理论方法第76-77页
     ·类氢U~(91+)离子与N_2分子碰撞中的辐射电子俘获过程第77-7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4页
   ·总结第79-80页
   ·展望第80-84页
     ·角分布与极化现象第80-81页
     ·光电离过程中的共振结构与辐射复合过程中的干涉效应第81-82页
     ·巨共振现象第82页
     ·重离子中的相对论和 QED效应第82页
     ·与高激发态相关的辐射和非辐射退激发第82-83页
     ·等离子体环境中的光电离过程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105页
附录I: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完成的主要论文题目第105-107页
附录II: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报告和学术会议论文摘要第107-108页
附录III: RERR08程序实用计算脚本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受力性能分析
下一篇:天水洋蓟罐藏工艺、营养品质及有害物质残留测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