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研究》的立题和设计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0-24页
 第一节 痔概述第10-14页
  1. 痔的定义与分类第10-11页
  2. 痔的流行病学第11-12页
  3. 痔的治疗原则第12页
  4. 痔的治疗方法第12-14页
 第二节 痔术后镇痛研究概况第14-17页
  1. 痔术后疼痛机理第14页
  2. 痔术后镇痛方法第14-17页
 第三节 穴位埋线疗法概述第17-20页
  1. 穴位埋线的发展第17-19页
  2. 穴位埋线机理探讨第19-20页
 第四节 疼痛量化方法概述第20-24页
  1. 视觉模拟评分法第20页
  2. 口述描述评分法第20页
  3. 数字评分法第20页
  4. 面部表情评分法第20页
  5. 疼痛问卷表第20-21页
  6. 行为疼痛测定法第21-22页
  7. 45区体表面积评分法第22页
  8. 痛阈、耐痛阈测定第22-23页
  9.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法第23页
  10. 术后疼痛评分法第23-24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设计第24-55页
 第一节 设计思路第24-29页
  1. 临床资料思路第24-26页
   ·资料来源思路第24页
   ·诊断标准思路第24页
   ·纳入标准思路第24页
   ·排除标准思路第24-25页
   ·病例退出思路第25页
   ·样本含量思路第25页
   ·评价标准思路第25-26页
  2. 研究方法思路第26-29页
   ·入组思路第26页
   ·操作思路第26-27页
   ·调查方法思路第27-28页
   ·质量控制思路第28页
   ·统计方法思路第28-29页
 第二节 临床试验方案第29-33页
 第三节 病例筛选表第33-35页
 第四节 知情同意书第35-37页
 第五节 随机操作与隐匿第37-38页
 第六节 病例观察表第38-54页
 第七节 疼痛卡第54-55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55-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第62-68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性别的霸权模式而行之:重读《男孩不哭》和《穿越美国》中跨性别身份
下一篇:我国证券市场开征资本利得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