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扫描毫米波成像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 ·发展历史 | 第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趋势 | 第12-13页 |
| ·典型系统及关键技术 | 第13-17页 |
| ·三维全息成像系统 | 第13-14页 |
| ·焦平面阵列凝视成像系统 | 第14页 |
| ·焦平面阵列扫描成像系统 | 第14-16页 |
| ·多波束电扫描成像系统 | 第16-17页 |
| ·本文内容 | 第17-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2章 系统原理和结构 | 第19-30页 |
| ·系统原理 | 第19-26页 |
| ·普朗克定律 | 第19-21页 |
| ·辐射亮度和感知亮度 | 第21-22页 |
| ·天线噪声温度 | 第22-23页 |
| ·目标亮温 | 第23-25页 |
| ·目标亮温反演 | 第25-26页 |
| ·主要系统参数 | 第26-27页 |
| ·温度灵敏度 | 第26页 |
| ·空间分辨率 | 第26-27页 |
| ·系统结构 | 第27-28页 |
| ·天线阵列子系统 | 第27页 |
| ·准光路子系统 | 第27-28页 |
| ·成像算法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阵列排布与扫描 | 第30-36页 |
| ·阵列排布 | 第30-33页 |
| ·采样定理 | 第30-31页 |
| ·焦平面天线阵列 | 第31-33页 |
| ·扫描方式 | 第33-35页 |
| ·楔形副透镜旋转扫描 | 第33-34页 |
| ·反射镜旋转扫描 | 第34-35页 |
| ·反射镜平扫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准光路子系统设计 | 第36-52页 |
| ·几何光学法原理 | 第37-41页 |
| ·透镜天线 | 第37-38页 |
| ·薄透镜成像公式 | 第38-39页 |
| ·ABCD矩阵法 | 第39-40页 |
| ·透镜焦斑 | 第40-41页 |
| ·高斯波束 | 第41-47页 |
| ·高斯波束的引入 | 第41-42页 |
| ·基模高斯波束 | 第42页 |
| ·高斯波束的性质 | 第42-44页 |
| ·高斯波束的q参数 | 第44-45页 |
| ·高斯波束变换 | 第45-47页 |
| ·高斯波束的截断 | 第47页 |
| ·准光学设计 | 第47-49页 |
| ·几何光学设计 | 第48页 |
| ·高斯束法设计 | 第48-49页 |
| ·仿真研究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外加噪声源的毫米波成像方法 | 第52-59页 |
| ·天线噪声温度和亮温 | 第52-53页 |
| ·接收机输出电压 | 第53-54页 |
| ·成像分析 | 第54-55页 |
| ·加噪声对接收机信噪比的影响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6章 样机与实验 | 第59-63页 |
| ·样机参数 | 第59-60页 |
| ·远场实验结果 | 第60-61页 |
| ·近场成像结果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